Common Iora
English name:Common Iora
Scientific name:Aegithina tiphia
【简介】
黑翅雀鹎(学名:Aegithina tiphia)属于雀形目雀鹎科雀鹎属的一种小型鸟类,分布于热带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地区。
【外形特征】
成年雄鸟在繁殖期时呈现出全身黑色上半身加上鲜黄色下半身,非繁殖期则转变为绿色带有一定的黑色条纹,而翅膀保持黑色并带有明显的白色翼斑。雌鸟的外观较为暗淡,表现为橄榄绿色上半身。幼鸟和亚成鸟则呈现出和雌鸟近似的暗淡绿色。背部和冠羽在雄鸟中可能覆盖部分程度的黑色,而雌鸟则呈现出绿色至带有尘染黑绿色。
【生活习性】
黑翅雀鹎广泛栖息于红树林、轻度和破碎的内陆林地、农业体系中的果园、竹林及种植园,并且常常在农村定居点和周边公园、花园中活动。它们也在高树覆盖的地方栖息,如路边林木灌丛中。黑翅雀鹎偏好较低海拔区域,最常见于0至1600米之间。
【鸣叫特征】
在鸣叫声方面,黑翅雀鹎种类繁多,包括高音哨声、尖锐变化声和尖啸声,歌曲为一连串颤音或带爆破音的笛音。在繁殖季节时,雄鸟会特别活跃,发出许多不同的叫声,如“di-di-dweeo”、“piyou”或“peeou”。
【繁殖习性】
黑翅雀鹎的繁殖季节从12月至来年9月,在泰国中部为3月至6月,在马来半岛为1月至10月初。它们在离地面1至10米高的树枝或树干表面筑巢,巢由树枝、草叶、细藤、苔藓组成,并用蛛网粘合。每个鸟巢内通常产2枚蛋,孵化期平均为14天。孵化由双方共同参与,而父亲主要负责白天的照顾。幼鸟和雏鸟均由父母共同抚养。
【外型辨识】
成年后黑翅雀鹎主要为橄榄绿色,背部显现不同水平的灰黑色条纹,翅膀拥有黑白条纹,而在繁殖季节时,雄鸟的体色更加鲜艳,头部和上半身转变成黑色,下半身变为鲜黄色,但雄鸟在非繁殖季节会转为橄榄绿色的外表,翅膀依旧维持具有黑白条纹。
【物种区别】
共有11个亚种,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等地。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黑翅雀鹎被列为无危物种(LC),全球分布广泛且数量未见明显减少趋势。但部分地区由于栖息地破坏或农药使用,有局部下降现象。
【地理分布】
黑翅雀鹎分布广泛,范围从斯里兰卡、印度半岛到中南半岛,南达印度尼西亚,中国也有云南和广西地区的记录。该物种整体较为常见,即便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也能繁荣生存,同时,其在多个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