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throated Bushtit
English name:Black-throated Bushtit
Scientific name:Aegithalos concinnus
【简介】
红头长尾山雀(英文名:Black-throated Bushtit,学名:Aegithalos concinnus)是雀形目长尾山雀科长尾山雀属的一种中小型鸟类。俗称“红宝宝儿”、“红顶山雀”、“红白面只”、“小老虎”。体长约为10.5厘米,体重在4-9克之间。该物种广泛分布于东亚、南亚的中低海拔山区。
【外形特征】
成鸟头部由橙色、黑色和白色组成,包括显著的黑色喉咙和眼罩,与黄色眼睛形成鲜明对比。背部灰暗,处于两翼和尾部长的深灰色中,腹部则显现出白色,两胁带有锈红色。这些特征和其他红头长尾山雀亚种之间的细微差异,如眼上白色眉纹和亚种在帽子羽毛颜色和腹部色调上的不同,有助于物种的辨识。
【生活习性】
红头长尾山雀偏好栖息在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果园和茶园间的人类居住附近。它们通常会结成多达40只的群体,活跃于枝叶间觅食昆虫、蝙蝠、蜘蛛、小型种子、果实和浆果,尤其偏爱覆盆子。
【鸣叫特征】
红头长尾山雀发出尖锐的“tsip”声和细长的颤音,常用于群体沟通。
【繁殖习性】
红头长尾山雀的繁殖期通常为3月至6月,有时延续至7月。筑巢时,它们在树枝和树木上构建椭圆形的巢,材料包括苔藓、细草、羽毛、蜘蛛网等,巢内填充绒毛、羊毛或其他柔软的植物材料。巢内卵一般为3-8枚,白色且带有红褐色细点。种群的孵化周期大约为14至16天,雏鸟由双亲共同喂养,直至离巢。
【外型辨识】
该物种在东亚、南亚的中低海拔山区广泛分布。其学名直译为“黑喉长尾山雀”,描绘了其独特特征。
【保护状况】
红头长尾山雀的数量较为丰富,被列为无危物种。它们作为典型山林鸟类,在森林生态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红头长尾山雀分布在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老挝、越南到中国的西藏、长江流域直至东南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