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Aegithalidae > Aegithalos > Black-browed Bushtit

Black-browed Bushtit

English name:Black-browed Bushtit

Scientific name:Aegithalos bonvaloti

【简介】
黑眉长尾山雀(学名:Aegithalos bonvaloti),隶属于雀形目长尾山雀科,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鸟类,长度约为11-12厘米,主要分布于中国中南部至缅甸东北部。外观特征显著,包括一个显眼的黑色眉纹覆盖大部分头部,仅在头顶中央留有一条棕色带。

【外形特征】
黑眉长尾山雀的上体呈灰褐色,胸部和两侧呈红褐色,腹部则为白色。雄性和雌性羽色相似。头顶部一条宽阔的中央白色冠纹延伸至后部变成淡棕色,周围被辉黑色的眉纹覆盖。翅、尾部位颜色较深,尾羽末端几近纯白色。下体部分主要以白色为主,胸部和两侧有沙栗色点缀。

【生活习性】
黑眉长尾山雀通常群居,习惯于在树木和灌木丛中寻找食物,主要包括昆虫和草种。它们多垂直于树干、枝条活跃地捕食,叫声为短促的单音,繁殖期间还会发出金属般清脆的示警声。

【鸣叫特征】
黑眉长尾山雀的叫声为短促的单音,在繁殖期间还会发出金属般清脆的示警声。

【繁殖习性】
黑眉长尾山雀的繁殖季节为4月至6月,通常孵化期为16天,每次繁殖产卵4-5枚,卵呈白色、表面光滑且无斑。雄鸟和雌鸟共同参与育雏过程。它们喜欢在高大的针叶树或阔叶树的树杈上筑巢。

【外型辨识】
黑眉长尾山雀共有2个亚种:指名亚种A. b. bonvaloti,体色较淡,中央冠纹较白,下体多棕褐色;亚种A. b. obscuratus,如此类黑眉,但整体色暗且褐色较重。

【保护状况】
黑眉长尾山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2016红色名录,分类为无危(LC)。同时,也被列入中国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有趣的是,2023年4月,黑眉长尾山雀被首次确认出现在贵州省的坡上草原风景名胜区。

【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栖息于中国的华中以及西南地区的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中,特别是在海拔2000-2700米的生活地带较常见。分布在中国的多个省份,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及缅甸东北部的一些地区,并被确认为其中的主要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