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ern Grebe
English name:Western Grebe
Scientific name:Aechmophorus occidentalis
【简介】
北美䴙䴘(学名:Aechmophorus occidentalis),又称西方䴙䴘,是䴙䴘科的一种鸟类。身长56至74厘米,体重约1138-1826克。其加冕和颈背部为黑色,背部棕灰,腹部及以下部位均为白色,喙偏黄绿或橄榄色,眼睛呈红色并被暗色眼圈包围。翅膀下的白色纹路清晰可见。
【外形特征】
北美䴙䴘除了具有上黑下白的大体分布之外,还具有一个显著的红色眼圈。这也是它和克氏䴙䴘的主要区分之一——后者的眼圈周围为白色,喙亦呈弯曲形。
【生活习性】
北美䴙䴘几乎生活在水中,尤其是开阔的水域。它们活动频繁,栖息于湖泊、水塘、水渠、池塘和沼泽等地,偏爱在阳光充分的白天活跃。捕食上,它们采取潜水方式,不光捕捉昆虫,也捕食贝类和鱼类。北美䴙䴘具备较强灵活性,潜水最长达半分钟,平均约1到4米能在它们的抓捕范围之内。
【繁殖习性】
繁殖季时,北美䴙䴘的求偶舞蹈极为壮观,特别是在封闭的小水域,它们会进行一种仪式性的行走于水面之上,以此来寻找配偶。它们于大型水域或沿海沼泽筑巢,巢结构为水草高台,仅安置河岸和水草丰富的地方,因此繁殖初期尤为依赖同样丰富的水生食物链。
【外型辨识】
北美䴙䴘除了具有上黑下白的大体分布之外,还具有一个显著的红色眼圈。这也是它和克氏䴙䴘的主要区分之一——后者的眼圈周围为白色,喙亦呈弯曲形。
【物种区别】
北美䴙䴘与克氏䴙䴘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眼睛周围有红色的眼圈而后者是白色的,并且北美的喙较直,而克氏的喙弯曲。
【保护状况】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为无危(LC),意味着目前这一物种面临的风险相对较小。根据湿地国际(Wetlands International)2018年统计,北美䴙䴘的种群数量大约在8万至9万只成熟鸟个体间。
【地理分布】
该种群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西部地区,在加拿大中西部至美国中北部、西南部及墨西哥中部均有活跃的身影。在迁徙周期内,大北美洲北部的种群冬季时会从内陆迁移到太平洋岸线,而南部的种群通常则会在内陆停留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