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acled Barwing
English name:Spectacled Barwing
Scientific name:Actinodura ramsayi
【简介】
白眶斑翅鹛(Actinodura ramsayi),又称Spectacled Barwing,是雀形目噪鹛科斑翅鹛属的一种中型鸟类,体长约24厘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的Karenni State。体重约为35-43克。
【外形特征】
白眶斑翅鹛外观显著特征为红褐色,额头为乳色带锈黄色,上体转为灰橄榄色。尾羽橄榄灰,黑色条纹遍布并在尾端具狭窄的白色尖端。初级覆羽黑色,散布于翼部和肩部的黑褐色条纹清晰可见,背景色为灰棕色,边缘过渡为锈黄褐色但远端渐淡。面部特征为黑色,脸颊灰褐色,含有乳白色灰褐色的耳羽下须眉区,上下须眉区为乳色带锈黄色,腹部中部纯白色。眼周为醒目白色眼圈。雄性和雌性相似,未见季节性换羽差异。喙、脚趾分别呈现黑色至淡灰角质色和棕色。
【生活习性】
白眶斑翅鹛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山地森林等环境,包括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林缘灌丛地区。在森林的边缘、浓密灌丛和草丛中经常活动。觅食行为主要集中在地面和林下矮丛,通常以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偶尔也会利用植物种子和果实。
【鸣叫特征】
白眶斑翅鹛发出的鸣叫声独特,包括快速、哀婉的高音“iee-iee-iee-iuu”,有时伴有高音节“ewh ewh ewh”可能为雌性叫声,以及低沉刺耳的“baoh”和“berrh”音。
【繁殖习性】
白眶斑翅鹛繁殖季节因地域而异,一般集中在3月至4月。巢为杯状,构造材料细根和植物纤维,位于树木悬挂物之上。每窝产卵2枚,蛋呈蓝绿色,带有紫色巧克力色斑点和漩涡状。
【外型辨识】
与近似种灰头斑翅鹛相比,白眶斑翅鹛下体没有条纹,仅具有淡色眼圈。黑冠斑翅鹛虽形态相近,但具有明显的区别:该物种头部特征明显有黑色冠,喉咙具有宽大黑色条纹,脸部更显灰色,尾部条纹更加明显,翅膀上条纹更为鲜明。
【保护状况】
IUCN保护状态为无危(LC)。白眶斑翅鹛分布广泛并栖息于不同的森林地区,但适应能力相对有限,在自然保护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包括缅甸东北部至老挝北部、中部,越南北部、泰国、缅甸东部、泰国西北部,以及中国(云南省东南部、贵州省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