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Acrocephalidae > Acrocephalus > Manchurian Reed Warbler
Manchurian Reed Warbler

Manchurian Reed Warbler

English name:Manchurian Reed Warbler

Scientific name:Acrocephalus tangorum

【简介】
远东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tangorum)属于雀形目苇莺科苇莺属,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鸟类。它们主要在东北和俄罗斯东南部偏远的沼泽地带繁殖,并在冬季迁徙至东南亚较干燥的草地等生境。

【外形特征】
远东苇莺体长13-14.5厘米,体重6.8-9.2克,体羽呈暖褐色。头顶和背部为灰褐色,胸腹部呈白色,侧腹及尾下覆羽呈较淡的土黄褐色。冬季时,整体颜色更偏红褐色。虹膜呈深棕色,上喙为深色,下喙基部呈粉红色,腿色则从黄色到橙棕色或橄榄灰色。雌雄外形相似。

【鸣叫特征】
远东苇莺的鸣声有时被描述为散乱而混杂,包含高音颤音和尖锐的咔嗒声。该声音比东方大苇莺的鸣声更悦耳,具有明显的识别特征。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在沼泽环境中,通常隐藏于芦苇丛中。这种生活方式与稻田苇莺相似。远东苇莺繁殖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东南地区,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以及华南沿海地区的沿海滩涂。

【繁殖习性】
远东苇莺的繁殖生态尚有待深入研究。现有推断可能与其同类稻田苇莺的繁殖习惯类似。

【外型辨识】
远东苇莺与稻田苇莺极为相似,但其眉纹上方呈现出更深的带状斑,整体上体也更偏褐色。

【物种区别】
远东苇莺曾被视为稻田苇莺的亚种,隶属于稻田苇莺的不同地理形态。从20世纪80年代起,通过多方面的分类研究,从遗传特征、形态学等确认其为独立的种,而非亚种区别。

【保护状况】
远东苇莺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VU)物种,并被中国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全球估计种群数量约为2500-10,000只,实际数量正处于下降趋势。

主要威胁来自繁殖地和越冬地的芦苇湿地破坏及退化。

【地理分布】
远东苇莺繁殖期分布在黑龙江、辽宁以及内蒙古呼伦池地区。其越冬地主要在东南亚,包括泰国西南部、老挝南部以及柬埔寨等区域。新加坡、马来西亚也可能有少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