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derson Reed Warbler
English name:Henderson Reed Warbler
Scientific name:Acrocephalus taiti
【简介】
亨岛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taiti),属于雀形目苇莺科苇莺属,是一种大型鸟类。它主要分布于太平洋皮特凯恩群岛的亨德森岛,在未受干扰的森林中栖息。
【外形特征】
该物种体长约为17厘米,雄鸟体重在22.5到30.5克之间,雌鸟则在21至25克左右。其特征为相对较短的喙,白色头部,橄榄棕色背部,翼羽边缘淡色,尾部有白色的羽毛,但它们分布得不规则且不对称。白色上体还带有一些微黄调。虹膜深色,上喙灰褐,下喙银肉色并暗于端部,双腿灰色。雄性与雌性类似,但是雄性的白羽毛通常比雌性更多。幼鸟形态尚未详细记录,但可能较成鸟有较少的白色羽毛。
【生活习性】
亨岛苇莺生活在亨德森岛上未受干扰的森林中,从树冠到底层森林活动。它们以昆虫为主要食物,包括蛾类、毛虫、蚁类、大黄蜂、蝇类、甲虫、蟑螂和陆生蜗牛。它们也吃种子和果肉。
【鸣叫特征】
虽然没人能弄清楚它们真正的歌唱是什么样子,但亨岛苇莺的鸣叫声为高音、短促的单音节,有时也会有更复杂的鸣声。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繁殖活动与丰富的食物供应期同步,通常从8月底延续至来年的1月初。每窝产卵2至3枚。巢点高度不一,它们较常筑巢在离地面1.7至7米的地方,巢筑就后会以干叶、椰子纤维和其他植物纤维构成的深杯状结构制成,内部则铺垫细软材料。声像父母双方轮流喂其所孵卵的小雏鸟。
【外型辨识】
亨岛苇莺特征为相对较短的喙,白色头部,橄榄棕色背部,翼羽边缘淡色,尾部有白色的羽毛,但它们分布得不规则且不对称。白色上体还带有一些微黄调。虹膜深色,上喙灰褐,下喙银肉色并暗于端部,双腿灰色。
【保护状况】
亨岛苇莺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外来物种,尤其是掠食性哺乳动物的意外引入。据1987年的评估,亨岛苇莺的总数约为10,800只。它们的所有可占用栖息地均已驻满,每公顷的分布密度估计介于1.4至10.3只。
【地理分布】
亨岛苇莺主要分布于太平洋皮特凯恩群岛的亨德森岛,在未受干扰的森林中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