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Acrocephalidae > Acrocephalus > Moorea Reed Warbler

Moorea Reed Warbler

English name:Moorea Reed Warbler

Scientific name:Acrocephalus longirostris

【简介】
莫岛苇莺(英文名:Mooréa Reed Warbler,学名:Acrocephalus longirostris)属于雀形目苇莺科苇莺属。体型较大,曾被认为是长嘴苇莺的亚种。其主要分布于太平洋的Moorea岛(位于波利尼西亚东部的社会群岛东南部)。

【外形特征】
莫岛苇莺体长在20-22厘米之间,比南非鹨更为庞大。成鸟背部和翅膀呈暗橄榄色,羽毛边缘为稻草黄色。翼羽基部和部分次级飞羽显白色或乳色,翅膀弯曲处为黄色,尾羽大部分为淡奶油色。同时,它们具有窄黄色眉纹,眼先和脸颊延续至下方身体,并带有相似的暗橄榄色调。虹膜呈现橄榄棕色,上喙为角质色,下喙为粉红色,腿和趾为岩石灰色。成年雄鸟与雌鸟外观相似,但幼鸟的具体特征未知。无深色型个体。

【生活习性】
栖息于300-600米海拔的次生森林,特别是在河谷以及多种植物构成的Polynesian 'ohe灌丛中。它们仅在这类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鸣叫特征】
关于其鸣叫的具体细节尚不完全清楚,鉴于曾被认为鸣唱方式与南非鹨相似,但至今无具体声音记录可参考。

【繁殖习性】
关于该物种的繁殖详情仍无明确记录。

【外型辨识】
对比南非鹨,莫岛苇莺在尾羽显示出显著特征差异。不仅在形状上与南非鹨有明显区别,还存在两种外观色型:浅色型呈现淡淡的黄色并伴有斑驳的棕褐色;深色型则为橄榄棕色。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极危(CR)级别。自1987年最后一次被记录以来,由于水电站建设、道路开发、竹根茎资源的竞争使用以及外来物种(如miconia树、野猫和普通牛椋鸟)的引入而破坏了其栖息环境,一度被误认为消失。然而,21世纪时存在两种未经确认的目击报告,显示出可能极少量幸存。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Moorea岛(社会群岛的东南部,波利尼西亚的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