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ra Reed Warbler
English name:Basra Reed Warbler
Scientific name:Acrocephalus griseldis
【简介】
巴士拉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griseldis),是雀形目苇莺科苇莺属的一种小型鸟类。其主要特征为冷灰橄榄色的上体羽毛和纯白色的下体,常见于沙德甘湿地和美索不达米亚湿地。
【外形特征】
巴士拉苇莺的体长约17至18厘米,重12至29克,体型偏瘦,长而细的喙与较长的翼和较短的尾为其特征。头部上方有一条显眼的白眉纹,延伸至眼后。其上体呈现出冷色调的橄榄褐色,翅膀颜色更深,尾巴则更暗,喉咙白色,下体纯白,部分侧腹显现出奶油黄色调。胸部可能带有轻微斑点。虹膜深色,喙上部呈深棕色,下部为浅粉色,舌黄色,腿呈灰色至铅灰色。雌雄外观相似,但幼鸟色彩更为鲜明,上体为温暖色系,下体则略深且带肉桂色。
【鸣叫特征】
巴士拉苇莺的叫声尖锐,声音似“charr”。其鸣唱缓慢而安静,混合着低沉的画眉鸟般的音符。
【生活习性】
该鸟种在繁殖季节栖息于芦苇(Phragmites)、香蒲(Typha)等植物茂密的区域,更倾向于选择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沿岸的广阔芦苇丛。非繁殖时节,它们迁徙到非洲东部,在湿润灌木丛、水边高草和沟渠旁的莎草丛中觅食和栖息。它们是典型的候鸟,冬季会迁徙到东非,包括索马里南部至莫桑比克中部,甚至远至马拉维。
【繁殖习性】
有关巴士拉苇莺的繁殖信息甚少,但这只鸟可能类似于其近亲大苇莺(Acrocephalus scirpaceus)的繁殖行为。2007年,于以色列北部发现了繁殖记录。
【外型辨识】
与大苇莺相比,巴士拉苇莺体型较小,下体更白,喙更细长且尖锐,腿呈现灰色,而大苇莺的腿多为褐色。
【物种区别】
与大苇莺相比,巴士拉苇莺体型较小,下体更白,喙更细长且尖锐,腿呈现灰色,而大苇莺的腿多为褐色。
【保护状况】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巨型湿地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排水工程,巴士拉苇莺的栖息地遭受了严重破坏,导致其数量显著下降。目前,该物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定为濒危物种(EN)。
【地理分布】
巴士拉苇莺的繁殖地主要位于伊拉克南部与伊朗西南部,例如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及沙德甘湿地,非繁殖季节则遍及东部非洲,由索马里南至马拉维和莫桑比克等区域。近年来,在科威特的贾赫拉湿地以及以色列的胡拉谷也发现有居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