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Reed Warbler
English name:Great Reed Warbler
Scientific name: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
【简介】
大苇莺是属雀形目苇莺科苇莺属的一种鸟类,是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有重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之一。该物种为欧洲最大的苇莺之一,具有厚重的喙和圆形的尾羽。大苇莺分布广泛,在中国的境内仅新疆可见其踪迹。
【外形特征】
体长约19-20厘米,体重22-31克左右。其上体为橄榄褐色,腰部和尾上覆羽颜色偏红褐色,下体为奶油色,两胁有暖色调的斑纹,喉部和腹部为白色,有时喉部带有轻微的灰色条纹。幼鸟颜色相比成鸟则更为鲜艳,上体为红褐色,下体偏黄。
【鸣叫特征】
鸣声重复而响亮,包括短促的'karra-karra-karra gurk gurk gurk chirrr-chirrr karra karra',叫声是尖锐的'krrrrr'。
【生活习性】
该物种偏好栖息在湿地的芦苇丛中。繁殖期主要在5月中旬至7月,以昆虫为食,也摄食蜘蛛、蜗牛及少量小型脊椎动物。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为每年的5月中旬到7月。每窝产卵3-6枚,通常为5枚,孵化期约13-15天,由雌鸟承担孵卵任务。孵化后,双亲共同喂养雏鸟至离巢,该过程通常需要约12-14天。
【外型辨识】
与东方大苇莺相比,大苇莺体型更大,喙更粗壮,眉纹更宽且色彩更深,鸣叫声亦有显著差异。
【保护状况】
IUCN评级为无危(LC),分布地区包括欧洲及中亚至非洲热带区域。近年来,大苇莺在东欧的分布有所增加,但在西欧部分地区数量有所减少。大苇莺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7年 释版,并被纳入中国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
【地理分布】
繁殖季节,大苇莺栖息在欧洲至中亚的广大地区。冬季,它们迁徙至非洲热带地区的芦苇地、沼泽植被、灌木丛和稻田等地。该物种广泛分分布于欧洲、中亚直至非洲的大范围区域,其中包括阿尔巴尼亚、奥地利、保加利亚、中国新疆地区、俄罗斯南部和中部以及非洲热带地区。中国新疆地区的西部喀什、天山至中部尉犁是其唯一的繁殖区。
【亚种分化】
该物种存在三个亚种,分别为指名亚种、中亚亚种及新疆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