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legged Graveteiro
English name:Pink-legged Graveteiro
Scientific name:Acrobatornis fonsecai
【简介】
粉腿针尾雀(学名:Acrobatornis fonsecai),别称Pink-legged Graveteiro,归属雀形目灶鸟科,主要栖息于巴西东南部的大西洋森林地带,常常利用可可种植园作为其生活环境。种群数量估计在2500至10000只成熟个体之间。
【外形特征】
粉腿针尾雀拥有独特的特征:鲜亮的粉红色腿部和脚部,成鸟身上披覆着主要为黑色和灰色的羽毛,而幼鸟的颜色以棕色为主。其体型大小与莺类相似,身长约为14厘米。这种鸟类的头部和眼睛周围呈现出较深的灰色,眉纹则相对较淡。
【生活习性】
粉腿针尾雀在树冠层和次冠层中进行杂技般的觅食活动,主要食物来源为昆虫,尤以鞘翅目昆虫为主。它们倾向于选取豆科树木作为筑巢位置,繁殖高峰季节通常发生在9至10月份,每次可产出2至3枚卵,哺育幼鸟的任务则由雌雄鸟共同承担。
【鸣叫特征】
粉腿针尾雀有一系列独特的鸣叫声,以高音呈现,开始时它们的音符较为分散,接着频率会逐渐增加,最终以持续的振颤音结束。
【繁殖习性】
粉腿针尾雀的筑巢地点选择在大树冠层,巢呈烤箱状且具有单室顶级盖子,主要由树枝构成并用树叶和苔藓进行内部装饰。它们倾向于选取豆科树木作为筑巢位置。繁殖高峰季节通常发生在9至10月份,每次可产出2至3枚卵,哺育幼鸟的任务则由雌雄鸟共同承担。
【保护状况】
粉腿针尾雀目前被评级为易危(VU)物种。其生存主要依赖于可可种植园这类人为环境。原因在于可可市场的全球波动以及土地用途的竞争威胁了这类栖息地的长期存续。此物种也同时被列入巴西国家级别易危列表中,表示其保护面临着多重挑战和不确定性。
【地理分布】
粉腿针尾雀的栖息地集中在巴西的巴伊亚州及米纳斯吉拉斯州东北部的极小范围内。它们的活动范围从北端的Contas河至南边的Jequitinhonha河,从西侧的Ipiau至东端的Itabuna皆可见其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