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Sturnidae > Acridotheres > Common Myna
Common Myna

Common Myna

English name:Common Myna

Scientific name:Acridotheres tristis

【简介】
学名: Acridotheres tristis,英文名: Common Myna,又称海南八哥。雉形目椋鸟科八哥属鸟类。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并已成功引入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地区。

【外形特征】
体长约23-26厘米,体重介于82-143克之间。整体呈现黑色和深褐色,头部和颈部的羽毛闪亮色泽,翅膀带有显著的白色斑块,嘴与腿部为亮黄色。雌雄差异不大,幼鸟在羽毛色泽和花纹上与成鸟稍有不同。

【鸣叫特征】
叫声多样,包括嘎嘎声、尖叫、啾啾声、咔嗒声及类似钟鸣的声音,可以组成复杂声音模式,在宣示领地时声音尤为雄浑。

【生活习性】
倾向于栖息于开阔的林地、农田和人类居住区。对城市环境适应力强,展现强烈领地行为。食物偏好看中昆虫、小型脊椎动物、果实和人类的垃圾,偏好地面觅食方式。

【繁殖习性】
繁殖周期全年无间断,通常选在树洞、墙体空隙或人造结构中筑巢。每巢产卵4-6枚,孵化期持续17-18天,雏鸟约22-24天后离巢。繁殖期间极为领地性,雏鸟出巢后还需父母共同抚养3周左右。

【外型辨识】
与其他椋鸟科亲缘物种相比,家八哥的显著外在标志为翅膀上的白色斑块以及眼周黄色裸皮。区别时,应结合小鸟的鸣叫、行为模式及地理分布来综合判定。

【保护状况】
家八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LC)。然而在部分地区,由于非法捕捉、交易和环境因素,其种群也有下降的风险。在中国,由于种种贸易与捕猎原因,家八哥被归类为省级保护动物,虽种群数量不广泛,但仍受到一定的保护措施。

【地理分布】
原产地为亚洲南部,包括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地区。家八哥由于显著的害虫控制作用被成功引入至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但因其侵略性特性,不时会对本地物种构成威胁,并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特殊记录】
家八哥已被《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所记录,并在2000年加入该名录。2006年,海南省也将其列入了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旨在保护这种有益于控制稻田害虫的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