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ACCIPITRIFORMES > Accipitridae > Accipiter > White-breasted Hawk

White-breasted Hawk

English name:White-breasted Hawk

Scientific name:Accipiter chionogaster

【简介】
白胸鹰(学名:Accipiter chionogaster),为鹰形目鹰科鹰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中美洲,从墨西哥南部到尼加拉瓜。该物种翅膀较短,尾部长,表面有黑灰相间的横带,有时末端形状会有所不同。其上体颜色较深,近似黑色,下体和脸颊均呈现白色,腿细长且呈黄色,钩状的喙为黑色,蜡膜呈黄色。

【外形特征】
白胸鹰拥有独特的白色胸部特征。体型较小,雄鸟长度在23至30厘米之间,翼展42至58厘米,体重82至115克;雌性略大,平均长度30至37厘米,翼展58至68厘米,体重150至219克。该物种翅膀较短,尾部长,表面有黑灰相间的横带,有时末端形状会有所不同。

【生活习性】
白胸鹰主要栖息于松林、松栎混交林,偶尔也会光顾邻近的云雾林、热带干林和农田,海拔范围介于300至3000米之间。它们捕食方式以隐蔽突袭为主,食物来源主要为小型鸟类,尤其是鸣禽,但有时也会捕食蜥蜴、蝙蝠和大型昆虫。

【繁殖习性】
白胸鹰在树枝上筑巢,每次产卵2至4枚,每枚蛋的尺寸约为38×31毫米,重约19克。孵化期通常持续30天,雌鸟主要负责孵化和照顾雏鸟,雄鸟则主要进行领地防御并提供食物。雏鸟一个月后离巢,此后仍会依赖其父母四周。

【外型辨识】
该物种主要与纹腹鹰存在区别。白胸鹰的上体颜色更深,大腿部呈白色或肉色,而脸颊和下体全白。与幼年的纹腹鹰相比,白胸鹰的幼鸟上体颜色更深,下体条纹较为细小。

【保护状况】
白胸鹰的保护级别尚未有明确记录,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鸟类红色名录,白胸鹰的状态尚未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