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Bird Index - IOC15.1
Home > PASSERIFORMES > Acanthizidae > Acanthiza > Slender-billed Thornbill
Slender-billed Thornbill

Slender-billed Thornbill

English name:Slender-billed Thornbill

Scientific name:Acanthiza iredalei

【简介】
脊索动物门:细嘴刺嘴莺(学名:Acanthiza iredalei),属于鸟纲雀形目细嘴莺科刺嘴莺属,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鸟类,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中西部至中南部地区。拥有细长的尖喙,常栖息于咸草灌木地、蓝灌木丛、盐碱灌木地及硬叶灌木丛的低矮灌木和草地中,偶见于海岸和半干旱内陆地区。它们以昆虫为主食,食物也包括少量的种子。

【外形特征】
细嘴刺嘴莺体长约为8.5至11厘米,体重约6克。其体色以橄榄灰至橄榄棕色为主,头顶部呈橄榄棕灰色,上体具奶油色或淡黄色覆羽,尾巴黑色,边缘泛白,末端为浅灰色,翅膀深棕有轻微白边,肩部区域覆奶油色并带有橄榄棕斑点。腹部呈奶油色,树木区域间围布有细微的暗色斑点,且胸部也有微量的暗色点状,羽毛紧凑而颜色均匀。雌雄鸟体形及花纹相似,区别在于,幼鸟额头斑纹较暗淡,翼部带有窄棕色条纹。

【鸣叫特征】
该种鸟类会频繁发布颤音,高音波动,类似于音节“preeur”,持续时间短,罕见。典型联络叫则是以高音调“tsit tsit tsit”声调为主,通常在开头添加低沉的“chur-wee”双音节音调。

【生活习性】
细嘴刺嘴莺一般栖息于咸草灌木地、蓝灌木丛、盐湖边的盐碱灌木地及低矮且覆盖浓厚的硬叶灌木丛。它们以群体或对的形式共同生活,主食为昆虫和少量种子。活动时,通常遵循一个从低矮灌木层到地面的觅食模式,甚至偶尔也会到达更高处的植物层。

【繁殖习性】
在繁殖季节,细嘴刺嘴莺的繁殖期约为7月至11月。其繁殖方式多为一雄一雌,不过偶尔也会采取协助繁殖的方式。巢由草、树皮、软植物茎及内部填充羽毛、毛发掺杂植物绒毛构成,栖息于低矮灌木丛中,巢穴距地高度5至2.5米不等。每窝一般产2至4枚卵,3枚卵更为常见。卵的颜色为白色,并带有淡褐色或粉红褐色的斑点。

【外型辨识】
细嘴刺嘴莺最显著的特点为细长的尖喙,额部鳞片显著,且臀部和下体的颜色相对较浅。相较而言,棕尾刺嘴莺拥有更为粗短的下部轮廓,额顶鳞片模糊,间隔较宽和下部颜色较深。此外,rosinae亚种的嘴比其他亚种更长,且颜色更深。

【物种区别】
细嘴刺嘴莺最显著的特点为细长的尖喙,额部鳞片显著,且臀部和下体的颜色相对较浅。相较而言,棕尾刺嘴莺拥有更为粗短的下部轮廓,额顶鳞片模糊,间隔较宽和下部颜色较深。此外,rosinae亚种的嘴比其他亚种更长,且颜色更深。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的评估,细嘴刺嘴莺整体的保护级别是“LC”(无危)。然而,rosinae亚种因栖息地日益受到威胁,保护级别则被提升至“Vulnerable”(易危);而在南澳大利亚东南部和维多利亚西部发现的hedleyi亚种,被列为“Near Threatened”(近危),需要密切关注防止其种群进一步萎缩。

【地理分布】
细嘴刺嘴莺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中西部至中南部的多个区域,其中hedleyi亚种见于南澳大利亚东南部和维多利亚西部,rosinae则常见于南澳大利亚Gulf St Vincent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