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绣眼鸟
英文名:Northern Yellow White-eye
学名:Zosterops senegalensis
【简介】
- **中文名**:黄绣眼鸟
- **英文名**:Northern Yellow White-eye
- **拉丁名**:Zosterops senegalensis
- **分类**: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鸟纲 > 今鸟亚纲 > 今颚总目 > 雀形目 > 绣眼鸟科 > 绣眼鸟属
【外形特征】
黄绣眼鸟是一种体长约11.5厘米的小型鸟类,体重在6.8至14.1克之间。外观上,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全身泛着黄色:头顶至背部橄榄黄,腹部鲜亮的黄色,以及一个围绕深色眼睛的醒目白色眼环。黑色的眼纹从眼睛延伸至眼环下方,喙为黑色,飞行羽及尾羽偏暗棕色,并带有黄色绿色边缘。翼下的羽毛乳白色,虹膜呈现褐色,腿则为灰色或蓝灰色。公母鸟外观相似,但幼鸟颜色较为淡雅,某些亚种的上喙上方黄色部分更宽,侧面和两胁略带绿色。
【生活习性】
黄绣眼鸟栖息于多种生境,包括森林、灌木丛、花园以及河流经的湿润林地处,并且常形成活泼的小群体,彼此间也会与其它小型鸟类混群活动。偏好湿润高地,常见于海拔1,100米以上、甚至可达到3,400米的地方,但在宽翼绣眼鸟活动区域会避开。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蚜虫、小蛾子、毛虫、苍蝇、白蚁等,有时也会食用花蜜、果实和水果。
【鸣叫特征】
该物种通常发出一系列高音调的、上升的颤音。当它在歌唱时,音色则较为细腻,类似静谧的‘chew’音节序列。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主要在9月至10月,有时直至次年3月,少数情况下可至7月。黄绣眼鸟通常在树杈高度约1至3.5米处,使用细小的植物材料如草条、树皮碎片,以及蜘蛛网,构建小型紧凑的杯状巢。每窝通常有1至4枚卵,平均为2至3枚,孵化期约11天,由双亲共同照料孵化和育儿过程,幼鸟在14天左右离巢独立生活。
【外型辨识】
该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广泛,从西非的塞内加尔、冈比亚和毛里塔尼亚,直至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以及南非安哥拉北部。
【保护状况】
IUCN赋其"低危"(无危)的保护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