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绣眼鸟科 > 绣眼鸟属 > 橄揽绣眼鸟
橄揽绣眼鸟

橄揽绣眼鸟

英文名:Reunion Olive White-eye

学名:Zosterops olivaceus

【简介】
(学名:Zosterops olivaceus),隶属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偏好高海拔湿润森林环境。

【外形特征】
橄榄绣眼鸟体长11厘米,体重介于7.7至11.4克之间。上体呈淡橄榄绿,头部为黑色,眼周围有显著的白色环。臀部颜色更亮,下方体羽为灰色,侧翼偏棕色,尾下覆羽泛黄。雌雄鸟相同,幼鸟初期缺少白色眼圈,面部颜色与其余羽毛一致。喙长且下弯。

【生活习性】
橄榄绣眼鸟栖息于高海拔的茂密树林、灌木林与荒野区域,500米以下较少出现。它们在5月至12月间进行季节性垂直迁移,以适应食物植物的开花周期。主要以花蜜和昆虫为食,同时也会食用某些甜果。鸟儿具有较强的领土感,在花朵附近尤其明显,主要是散布的Hypericum灌木丛。

【鸣叫特征】
橄榄绣眼鸟发出响亮的颤音,期间伴有“tu”和“tchip”的音符。其接触叫声简洁为“chip chip”,飞行时发出“chuck chuck”。在花朵附近互动时,橄榄绣眼鸟发出断续的叫声。

【繁殖习性】
繁殖期为6月至次年1月,每窝产2至3枚淡蓝色的卵。其他繁殖行为细节尚未记载。

【外型辨识】
与留尼汪灰绣眼鸟相比,橄榄绣眼鸟羽毛色泽更暗,眼周环更为显著,臀部颜色更暗,喙向下弯曲程度更大。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橄榄绣眼鸟(Zosterops olivaceus)被列为无危物种(LC)。自1920年代起它们在低海拔地区的数量变得非常稀少,但在山区的数量有所下降但不是最为严重。1970年代估计种群数量约为154,000只个体,繁殖地面积约为1,500平方公里。主要的天敌是留尼汪鹞。

【地理分布】
橄榄绣眼鸟仅为留尼汪岛(马斯克林群岛西部)的特有种,生活于该岛的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