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绣眼鸟
英文名:Small Lifou White-eye
学名:Zosterops minutus
【简介】
姬绣眼鸟(Zosterops minutus),又称小利福白眼,主要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的Lifou岛。该物种属于太平洋诸岛屿范围。
【外形特征】
姬绣眼鸟体型小巧,体长约10至11厘米。雄性体重8.9克,雌性体重7.6克。头部和上体羽毛颜色为明亮的橄榄绿色;额头和眉线淡黄色;眼睛上方有一道狭窄的黑色条纹,眼周被宽阔的白色眼圈环绕;翅膀和尾部羽毛深黑色,边缘缀有橄榄绿色;喉咙、胸部及腹部中间区域为黄色,侧腹部则为淡黄或淡淡白色。虹膜暗淡色,喙浅棕色,腿灰褐色。雄性与雌性的外观极为相似。
【生活习性】
姬绣眼鸟栖息于森林边缘、低矮的灌木丛、本地村落和花园等地。它们通常结群活动,形成由4到25只鸟组成的小群或大群。觅食活动在3米以上的树冠层进行,主要以昆虫为主食,如蚂蚁、毛虫、幼虫、甲虫;偶尔摄入种子和果实,特别偏好木瓜和榕树的果实。
【鸣叫特征】
姬绣眼鸟的典型鸣叫声是一种哀伤的“tee-oou”声。
【繁殖习性】
姬绣眼鸟全年大部分时间在繁殖,但2月至5月底较不活跃。这表明该物种可能进行多次繁殖。关于巢的结构不详,每窝产2至4枚蛋。详细繁殖数据不多。
【外型辨识】
在Lifou岛上,姬绣眼鸟无明显的类似物种。与银眼鸟相比,后者体色更为明显,背部和腹部为斑驳的灰色,脸部有黑色斑点。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姬绣眼鸟的保护级别为LC(无危)。在Lifou岛上,该物种非常普遍,偶尔受到当地居民捕杀导致略显警觉。有时在大量植被果实集中成熟时对果实造成一定损害,但这可能仅局限于某些特定植物种类。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的Lifou岛,位于忠诚群岛中部。该物种属于太平洋诸岛屿范围,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