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绣眼鸟科 > 绣眼鸟属 > 黄喉绣眼鸟
黄喉绣眼鸟

黄喉绣眼鸟

英文名:Yellow-throated White-eye

学名:Zosterops metcalfii

【简介】
黄喉绣眼鸟,学名为Zosterops metcalfii,属于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鸟类。它们主要分布于所罗门群岛北部和中部,从布卡岛至美国佛罗里达岛的区域。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11-11.5厘米,雄鸟体重约13.6克,雌鸟体重约为13.8克。黄喉绣眼鸟的头部和上体呈现黄绿色橄榄色,翅膀上覆羽颜色一致,飞羽和尾羽黑褐色,边缘泛绿。喉部和上胸部有亮黄色羽毛,腹部下半部为灰白色。它们的眼环狭窄,呈白色,嘴和腿均为暗灰色。幼鸟外观与成鸟相似,floridanus亚种则无白色眼环,色调更为浅黄。

【生活习性】
黄喉绣眼鸟栖息于原始森林、次生林、森林边缘、花园以及开阔地带的高大树上,海拔高度范围大约在海岸线至900米,甚至更高至1200米。它们通常在河流边植被中活动,往往是混合物种觅食群中的主导成员。其主要食物包括Trema属植物的果实、幼虫及昆虫。

【鸣叫特征】
黄喉绣眼鸟的常见鸣叫声为“peep peep”,雄鸟的歌声则由6到9个音调不同的音符组成,声音高亢且清晰。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在4月至6月,偶尔也有在11月至次年1月观察到幼鸟的情况。繁殖时,巢是由草编织而成,位于离地3至10米高的树木上。每窝产2枚淡蓝色的蛋。

【外型辨识】
相比灰喉绣眼鸟,黄喉绣眼鸟的喉咙为亮黄色,且上体色彩更显橄榄绿。floridanus亚种无白色眼环,眼睑裸露。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将黄喉绣眼鸟归类为“无危”(LC)级别,在所罗门群岛的本土种群中是普遍且丰富的。

【地理分布】
黄喉绣眼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包括布卡岛至美国佛罗里达岛之间;同时,它也栖息于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等地在内的广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