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绣眼鸟科 > 绣眼鸟属 > 澳洲黄绣眼鸟
澳洲黄绣眼鸟

澳洲黄绣眼鸟

英文名:Canary White-eye

学名:Zosterops luteus

【简介】
澳洲黄绣眼鸟(英文名:Canary White-eye;学名:Zosterops luteus),是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今鸟亚纲、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的红树林、金合欢灌丛、桉树与茶树树林地以及季风雨林。

【外形特征】
这种小体型的鸣禽,体长约9.5至11厘米,重约8.4至11.3克。头部上方和翅膀上呈橄榄绿,腹部为明亮黄色,眼睛环以白色羽毛为显著特征。成鸟颜色鲜艳,幼鸟颜色较暗。雄性和雌性羽毛颜色相似,但腹部颜色较苍腹绣眼鸟深。尖嘴巴为灰或深棕色,喙基部蓝灰色,腿为铅灰色。

【生活习性】
澳洲黄绣眼鸟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红树林中,还常见于金合欢灌丛、桉树林、茶树林、季风雨林和沿海河流植被。在无红树林的岛屿上,它们也栖息于灌木丛和开阔林地。食物以昆虫为主,但也会吃Passiflora foetida的种子和果实。它们还是当地的植被授粉者,依靠吸取花蜜补充能量。

【鸣叫特征】
澳洲黄绣眼鸟的鸣叫声复杂富有变化,声音经常比其他澳洲白眼鸟更为响亮。叫声可以被描述为类似金丝雀,或为一种哀婉的mew、zee或持续的plee-wee...plee-wee...,且音调较低,略带金属质感,重鼻音。

【繁殖习性】
该种从10月至次年3月进入繁殖期,主要繁殖期在达尔文地区全年均可繁殖,最高峰在旱季末期(9月至10月)。它们筑巢于红树林交错分叉处,通常距离水面不远,高度约3.8米之下。每窝数量通常为2至3枚、有时4枚浅蓝绿色或白色的卵,尺寸约为14.7×10.3毫米,孵化期为9至12天,雏鸟约10至11天后飞离。

【外型辨识】
与灰胸绣眼鸟相比,腹部呈更明亮的黄色而非纯白色,并且鸣叫声更低、更鼻音和金属声响。

【保护状况】
IUCN评估为LC(无危)。这种鸟种被认为是该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依赖于红树林生态系统。

【地理分布】
它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内的特定红树林生态系统,为该区域的一种常见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