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绣眼鸟科 > 绣眼鸟属 > 灰胸绣眼鸟
灰胸绣眼鸟

灰胸绣眼鸟

英文名:Silvereye

学名:Zosterops lateralis

【简介】
灰胸绣眼鸟,又名银绣眼鸟(英文名:Silvereye,学名:Zosterops lateralis),属于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鸟类。该物种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西南太平洋的岛屿。

【外形特征】
灰胸绣眼鸟体长通常在11至13厘米之间,体重约10克。整体外观特征为:头部呈现亮黄绿色;背部为灰色或橄榄绿色;翅膀和尾巴为绿色;下腹部为灰或淡黄色,侧翼从栗色到淡肉桂色不等。幼鸟与成鸟在外形上存在一些差异,特别是缺少白色眼环。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亚种在背部、喉部和侧翼的颜色上也有一定的区别。

【生活习性】
它们栖息于各种植被环境,从灌木丛到雨林乃至红树林等多种植被区。生活中主要以昆虫、蚯蚓、蜘蛛、果实、浆果、花蜜和一些人类喂养的食物为食,并在冬季常常前往果园和葡萄园觅食,尤其偏好本土植物丰富的区域。

【鸣叫特征】
灰胸绣眼鸟的鸣叫声通常清脆响亮,包括一系列高音符、颤音、颤音及滑音等,并在其群飞时发出“cli-cli-cli…”的叫声。

【繁殖习性】
灰胸绣眼鸟的繁殖期通常在南北半球的时间差异。每年可繁殖2至3窝,有时多达5窝。通常将巢筑在树枝的分叉处,高度为1至9米,以草、苔藓、毛发、蜘蛛网以及冠毛作为筑巢材料。巢穴通常位于灌木丛中。每次产卵2至4枚,平均3枚,孵化期为10至11天,幼鸟出巢期为9至13天。

【外型辨识】
灰胸绣眼鸟共有多个亚种:Z. l. gouldi、Z. l. halmaturinus、Z. l. lateralis和Z. l. tephropleurus。它们在背部、喉部和侧翼的颜色上有所不同。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无危物种(Least Concern)。

【地理分布】
灰胸绣眼鸟广泛分布在塔斯曼尼亚岛及其周边岛屿、昆士兰东海岸乃至约克角半岛。在新西兰,它们存在分布广泛但离岸岛屿数量较少的现象。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分布在西南太平洋的岛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