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绣眼鸟
英文名:Warbling White-eye
学名:Zosterops japonicus
【简介】
日本绣眼鸟,学名为Zosterops japonicus,属于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这一鸟类多分布于东亚地区,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
【外形特征】
日本绣眼鸟体长为10至11.5厘米,体重在7.5至13.9克之间。橄榄绿色的羽毛,鲜明的白色眼圈是其显著特征。此外,它们具有灰色眼圈以及黑色眉线。喉咙与上胸呈现柠檬黄色,腹部及其附近区域为淡灰色,两胁和腹部主要为肉桂橄榄色。下尾覆羽呈现浅柠檬黄色。虹膜颜色为棕或黄棕色,喙和脚的颜色分别为灰石板色和灰色。雌雄外观相似,幼鸟眼圈初期偏灰。
【生活习性】
这一鸟类通常生活在森林或农田里,从林下层到树冠顶端发挥作用,杂食性的食性构成它们的日常饮食。它们常结伴而行且十分活跃,常快速地在树间的枝叶中跳动。
【鸣叫特征】
日本绣眼鸟鸣唱和鸣叫的声音清脆悦耳,通常为高音调的“啾”声。
【繁殖习性】
在繁殖期,这对鸟会在距离地面1米到30米的位置筑巢,用蜘蛛网、苔藓、地衣和哺乳动物毛发等材料构成巢腔,直径约56.2毫米,它们的巢通常由新的材料构成,只使用一次,但在同一季节有时会进行3次重复使用。
【外型辨识】
橄榄绿色的羽毛,鲜明的白色眼圈是其显著特征。此外,它们具有灰色眼圈以及黑色眉线。喉咙与上胸呈现柠檬黄色,腹部及其附近区域为淡灰色,两胁和腹部主要为肉桂橄榄色。下尾覆羽呈现浅柠檬黄色。
【保护状况】
在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区,该物种确认为广泛分布,IUCN将其列为无危状态(LC)。
【地理分布】
日本绣眼鸟广泛分布于从日本至东南亚地区的大巽他群岛、苏拉威西岛、摩鹿加群岛、小巽他群岛及菲律宾大部分地区(不包括苏禄群岛)。在夏威夷群岛,这种鸟类被引入且现已广泛分布于群岛的各个岛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