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绣眼鸟科 > 绣眼鸟属 > 路易绣眼鸟
路易绣眼鸟

路易绣眼鸟

英文名:Louisiade White-eye

学名:Zosterops griseotinctus

【简介】
路易绣眼鸟(英文名:Louisiade White-eye,学名:Zosterops griseotinctus)属于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主要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广泛分离岛屿上,包括俾斯麦群岛和路易西亚德群岛。

【外形特征】
路易绣眼鸟体长约11-12.5厘米,重约14克。头部和颈部呈现出较明显的黄色,眼睛周围有清晰的白色眼环,喙呈浅棕色且略向下弯曲。羽毛主体颜色为黄色橄榄色,翅膀和尾羽黑色并带有橄榄绿色的边缘,下体颜色偏黄,略带绿色。

- 前额有较暗的斑点,中段前部的头部和背部呈黄绿色橄榄色。
- 翅膀和尾羽黑色带橄榄绿边缘;
- 底部呈绿色且偏黄色,喉部及腹部颜色较纯正的黄色,两胁偏橄榄色。
- 虹膜为淡灰色,喙浅棕色,腿呈绿色板岩色。
- 雌雄体型相似,雏鸟特征未详细描述。
- 该物种有三个亚种,其中:
- longirostris亚种喙稍长;
- pallidipes亚种脚色与灰黄色至淡黄角质相间;
- eichhorni亚种上方羽毛略黄,羽毛更硬且偏强,偏向黄色,喙淡稻草色,脚呈黄褐色或黄色的板岩色。

【生活习性】
它偏好于森林边缘、次生植被以及森林环境。食物习惯主要以果实为主,如无花果、熟木瓜和浆果,同时也摄食昆虫、花蜜及少量种子。这种鸟类善于通过树叶寻找食物资源。

【鸣叫特征】
该种鸟叫声表现为响亮的重复‘chip-chip-chip’。其中eichhorni亚种的歌声含有一系列变化多样的快速高音符,结尾时声音较低且持续时间较长。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主要集中在该物种范围北端的eichhorni亚种在8月进行。其巢穴特性主要表现为由根条、纤维、细草制成并加上苔藓或绒杂草铺成,通常悬挂于树分叉区域,离地约3米处。每窝通常产有2枚非常淡蓝色的卵,大小约17.3-19.6毫米×13-14毫米或18-20毫米×14-14.6毫米。

【外型辨识】
路易绣眼鸟的淡黄色橄榄色外观和具有鲜亮白色眼环之处是它与其他绣眼鸟类的重要区别。亚种间较多出现差异的地方在于喙的长度、腿的颜色以及羽毛上方和下方颜色不同。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该种鸟被列为无危物种,但在分布中小岛的某些地方极为丰富,例如Nissan岛和Long岛上,1999年时被观察到于所有栖息地内出现。关于在十九世纪末Rossel岛,数量曾十分丰富。然而目前尚未有足够的证据认定具体的领土内保护状况。

【地理分布】
路易绣眼鸟主要分布在整个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其周边岛屿,特别是俾斯麦群岛和路易西亚德群岛,该鸟类所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属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