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氏绣眼鸟
英文名:Fiji White-eye
学名:Zosterops explorator
【地理分布】
莱氏绣眼鸟分布在斐济群岛的Viti Levu、Vanua Levu、Taveuni、Kadavu和Ovalau岛屿。
【外形特征】
体长10-11厘米,体重约10.5克。头部前额和眼上方呈鲜明黄色,头和上体为黄橄榄色。翼羽和尾羽为褐色至黑色,并带有黄橄榄色的边缘。下颚、喉咙及胸部为柠檬黄色,腹部偏灰白色,伴有淡黄色条纹。莱氏绣眼鸟最具辨识度的特征是其完整且显著的白色眼环,从眼至喙有一条黑色线条。
【鸣叫特征】
莱氏绣眼鸟的叫声包括一系列连贯不变的音符,具有韵律感。其鸣叫声音有多种,如高亢的“seeu-seeu”或“pleeu”,尖锐的“seee”声及短促的“zick”。
【生活习性】
栖息于多种生境,特别偏爱森林,尤其在密集的山林和种植园更为常见。它们通常以10只以上的群体活动,并且有时会与灰胸绣眼鸟混群。莱氏绣眼鸟以昆虫为主食,喜欢在小树与灌木的叶片上觅食。此外,它们还会访问棉花田,帮助清除棉蕾中的害虫。
【繁殖习性】
巢通常为绣眼鸟属的典型结构。每个巢大约产卵2枚,颜色为蓝白色。关于莱氏绣眼鸟繁殖的具体细节仍然存有空白,仅知11月份观察到的巢中幼鸟作为资料。
【外型辨识】
背部为橄榄绿色,喉部和腹部为黄色,并具完整白色眼环。灰胸绣眼鸟更倾向于出现在林缘和开阔地带,而莱氏绣眼鸟则更常见于浓密的森林深处。
【保护状况】
IUCN 评定:无危(LC)。莱氏绣眼鸟被认为是斐济的重要特有种之一,被认为是该物种的常见至较常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