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绣眼鸟科 > 绣眼鸟属 > 苍腹绣眼鸟
苍腹绣眼鸟

苍腹绣眼鸟

英文名:Ashy-bellied White-eye

学名:Zosterops citrinella

【简介】
学名为 Zosterops citrinella,英文名 Ashy-bellied White-eye。苍腹绣眼鸟属于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小型鸣鸟。主要分布在印尼的小巽他群岛、摩鹿加群岛南部以及澳大利亚远东北部。

【外形特征】
体长约10至11厘米,具有鲜亮的黄绿色上体以及白色的眼环。成鸟前额与眉纹呈黄色,黑褐色眼线形成对比。头顶及背部淡橄榄黄色,臀部偏黄;飞行时可见黑色翅膀及尾部绿褐色边缘。下颏到喉部、上胸及臀部浅黄色,腹部灰白色,侧翼颜色更深,中央近纯白有时有显著的黄纹。虹膜呈淡棕或暗沙色,喙为深橄榄灰色,腿深蓝灰色。雌雄外形相似,幼鸟色彩更为淡雅。

【生活习性】
苍腹绣眼鸟栖息于多种林木环境,包括灌丛、森林边缘、次生植被、原生与次生森林、开阔林地、季风性灌木丛、草木覆盖的农田、红树林和海岸松林。海拔分布范围大,从海平面到1000米(Alor)、1200米(Timor),甚至高达2000米的小巽他群岛可见其身影。

【鸣叫特征】
苍腹绣眼鸟鸣叫声圆润清脆,带有悦耳的滑音和颤音。联系鸣叫声响亮眼,音调比灰胸绣眼鸟更为雄壮但略显沉重,每段1.2秒左右。

【繁殖习性】
在12月至次年6月之间繁殖。巢穴呈小杯状,由细草、棕榈叶丝及细小枝条制作并用蛛网加固,内部以细草作为衬垫,悬挂于距离地面大约1.5米的地方。每窝产卵2-4枚,蛋色以淡蓝绿或灰白为主,unicus亚种的蛋色极淡蓝至白色。

【外型辨识】
苍腹绣眼鸟主要通过其体色和外形特征进行识别。上体黄绿色、下颏到喉部浅黄色、腹部灰白色等特征是重要的辨识依据。

【物种区别】
与淡腹绣眼鸟需要区分,两者的外形特征及分布区域有所不同。

【保护状况】
根据IUCN标准,该种类未被列为濒危种群,定为无危物种(IUCN:LC)。

【地理分布】
苍腹绣眼鸟广泛分布在小巽他群岛如Tanimbar群岛、Alor、Sumbawa、Flores及摩鹿加群岛南部和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多个岛屿。在这些地区的众多小岛屿内数量繁多,适应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