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绣眼鸟科 > 绣眼鸟属 > 灰褐绣眼鸟
灰褐绣眼鸟

灰褐绣眼鸟

英文名:Kosrae White-eye

学名:Zosterops cinereus

【简介】
灰褐绣眼鸟(Kosrae White-eye, Zosterops cinereus),属于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一种鸟类。该鸟类仅分布于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东部的Kosrae岛,曾一度与灰白眼鸟视为同一物种,直到近年被认定为独立物种。

【外形特征】
灰褐绣眼鸟身长约为10至11厘米,通体呈灰橄榄色,头部和上翼覆羽接近鼠灰色。它具有一个极窄的白色眼环,下方眼圈颜色为脏淡色或赭石色,胸前至两胁略深,接近背部的颜色。喙部颜色为铅灰色,顶部为黑色,腿部颜色浅棕至铅色。雌雄鸟类的外观相似。幼鸟的喙部颜色为黄色,顶端为暗色,腿部颜色多为黄色,羽毛颜色倾向于更深。

【生活习性】
灰褐绣眼鸟栖息于包括红树林在内的多种植被环境之中,尤其偏好在雨林中生存,它们的活动区域可达到600米海拔。这种鸟类主要以浆果、种子为食,偶尔也会摄入昆虫。它们在灌木丛和小树的枝叶间觅食,大多时候单独或成对出现,有时也能看到由4至8只组成的嘈杂群体,在高树顶上活跃。

【鸣叫特征】
这种鸟类的鸣叫声类似于麻雀或小型鹦鹉发出的吱吱声,短促而响亮。当它们成群结队地觅食时,会发出类似儿童玩具发出的尖锐叫声;而单独或者成对觅食的时候,它们会发出鼻音的“tschew”声。

【繁殖习性】
科学家曾在二月份观察到成鸟喂养雏鸟,在三月观察到雄鸟处于繁殖状态,六月也报道过幼鸟的存在,但对于具体的繁殖过程和细节信息并不十分了解。

【外型辨识】
根据灰褐绣眼鸟的独特特征,如其全身的灰橄榄色调、狭窄的白色眼环以及特定的叫声,使得该种鸟类具有很强的识别度,相对容易与其他绣眼鸟区分。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标准,灰褐绣眼鸟被归类为“无危”物种。这种鸟在东加罗林群岛中的种群数量在1980年代时估计超过20万,且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没有显著的下降或遭受重大威胁的证据。

【地理分布】
灰褐绣眼鸟主要生活在太平洋的Kosrae岛,位于加罗林群岛东部和密克罗尼西亚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