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绣眼鸟科 > 绣眼鸟属 > 红树绣眼鸟
红树绣眼鸟

红树绣眼鸟

英文名:Lemon-bellied White-eye

学名:Zosterops chloris

【概述】
红树绣眼鸟,学名 **Zosterops chloris**,是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一种鸟类。分布范围主要在印度尼西亚多个岛屿,从苏门答腊海峡到阿鲁群岛,包括苏拉威西岛和小巽他群岛以及众多较小的岛屿。主要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和红树林等环境之中。

【地理分布】
红树绣眼鸟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生物地理区,即包括爪哇岛北部和西部的岛礁,婆罗洲、苏拉威西岛、小巽他群岛、印尼摩鹿加群岛中部和南部,以及新几内亚西部外围的岛屿。在其理想的自然栖息地中,它们可能出现在次生林、林地边缘、灌木丛、红树林和林地,甚至也会出现在村落和人口密集的小岛周围。它们主要在较为低矮的树冠层活动,高度范围从近海水平到1200米的高度。

【外形特征】
红树绣眼鸟的体长约为11-12厘米,体重介于9-14克。该物种的头部和背部呈现黄绿色,胸部及腹部为明亮的黄色,飞羽和尾羽部分边缘黄绿色,而喙为黑色或棕黑色,腿则为板岩灰蓝色。此外,红树绣眼鸟的眉毛和眼周区域呈现黄色,翅膀和背部为黄绿色,而尾部后缘略带黑色或棕色。虹膜颜色则从棕色到红棕色或淡黄棕色不等。不同亚种间体型、喙型和下体颜色或有细微差异。

【鸣叫特征】
红树绣眼鸟的鸣叫声通常是高音调音符的组合,早上和黄昏时分尤为常见。叫声包括尖而不稳定的“cheep”声和类似麻雀的“tweet”声。

【生活习性】
该种鸟类主要在亚热带或热带红树林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活动觅食,主要以各种果实、昆虫为食。其觅食行为常常会与其他花蜜鸟及太阳鸟等鸟类一同进行。红树绣眼鸟是居民性鸟类,偶尔会有局部迁移的情况出现。

【繁殖习性】
作为繁殖期,苏拉威西岛的红树绣眼鸟集中在1月到2月期间,而小巽他群岛的繁殖期则从9月延续至次年的4月。通常,这些鸟儿会在树枝间用柔韧纤维构筑巢穴,位于1.5至4米的高度之间,短暂悬挂于树冠之上。每对红树绣眼鸟大约产卵2-3枚,蛋的颜色为淡蓝色至纯白色不等。

【外型辨识】
红树绣眼鸟与当地其他绣眼鸟属鸟类的显著区别在于其灰色背部和黄色腹部、眼周白色形态及其特有的鸣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