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绣眼鸟科 > 绣眼鸟属 > 斯里兰卡绣眼鸟
斯里兰卡绣眼鸟

斯里兰卡绣眼鸟

英文名:Sri Lanka White-eye

学名:Zosterops ceylonensis

【简介】
斯里兰卡绣眼鸟(英文名:Sri Lanka White-eye,学名:Zosterops ceylonensis)是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一种小型鸟类。该物种以其明显的白色眼环和黄色喉部为显著特征,广泛分布于斯里兰卡的高海拔山区及周边林区。

【外形特征】
斯里兰卡绣眼鸟体型较小,体长约11厘米,重约12.6克。其头部至背部呈现出橄榄绿到暗黄绿色,翅膀和尾部为黑褐色且边缘泛着暗绿色。其唇线至眼下方呈深灰色,与灰色的耳羽相映衬。最引人注目的是环眼周的白色圈圈,中间被一抹前额的深灰斑点撕裂。喉咙和胸部以绿黄色为主,腹部相对淡绿色,尾下隔热披黄,其余下体呈现灰白色,兼具一点黄色条纹。眼睛虹彩淡棕,喙上半截黑色,底部蓝灰色,腿色为较深的灰色。雌性和雄性外观几无二致,唯独前额颜色稍浅;幼鸟体重略重、眼圈较窄、黄喉略更透亮。

【生活习性】
斯里兰卡绣眼鸟通常活跃于森林的冠层,也会栖息在边缘地带、低矮灌木和茶叶林中。即使到了非繁殖期,它们仍会在数量达十几甚至上百只的小群中觅食。在气候温暖的季节,它们还可能与其他鸟类结成混合群体,如橙嘴八色鸫(Turdoides rufescens)及大叉尾卷尾,出现在Sinharaja等区域。

【繁殖习性】
斯里兰卡绣眼鸟的繁殖期为每年的2月至7月,最高产在4月,有时会在8月至9月出现一次复育状况。雌雄合作建成杯状巢穴,用绿苔藓、细草与纤维构成,在1到7米高的茶树或灌木枝上悬吊加以固定。每个巢含2颗或稍多一些16.5×12毫米的淡蓝绿色蛋。雌鸟和雄鸟共同照护幼鸟直至其羽毛丰满腾云驾雾。

【外型辨识】
斯里兰卡绣眼鸟与灰腹绣眼鸟相比,体型和嘴巴略长,羽毛颜色更为深暗,尤其在喉部和腹部,全身穿上了更鲜艳的绿色,额头不带黄色。

【保护状况】
该物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IUCN:LC)。它在斯里兰卡的高海拔地区是相当常见的一种鸟类。

【地理分布】
斯里兰卡绣眼鸟主要生活在1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区域,某些情况下,它们会非常接近低至450米的地区。其分布包括斯里兰卡的Sinharaja森林及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