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绣眼鸟科 > 绣眼鸟属 > 诺岛绣眼鸟

诺岛绣眼鸟

英文名:White-chested White-eye

学名:Zosterops albogularis

【简介】
诺岛绣眼鸟,学名Zosterops albogularis,属于雀形目绣眼鸟科绣眼鸟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侧的诺福克岛。这种鸟类极为罕见,可能已灭绝。自2000年起,澳大利亚政府将其列入灭绝物种名单。

【外形特征】
体长约为13至14厘米,其体重约为30克。头部及颈部呈现淡绿色和橄榄绿色,喉咙与腹部为白色,周围环绕着明显的白色眼圈。背部颜色则由橄榄绿色逐渐过渡至绿褐色,飞羽和尾羽主要为黑褐色,边缘呈现出浅橄榄绿色。与其他绣眼鸟种相比,诺岛绣眼鸟在头部和颈部的部分呈现了独特的橄榄绿颜色和明显的白色眼圈、喉咙及腹部。

【生活习性】
诺岛绣眼鸟栖息于森林环境,常见于高大雨林中未受干扰的区域,偶尔也会出现在受到干扰的地方。它们主要食用果实、昆虫以及花蜜,尤其偏好野橄榄等小果实。繁殖季节通常为10月至12月。筑巢行为中,它们会以苔藓、草和纤维根为材料堆砌成杯状巢,巢内衬以毛发。每窝通常产下2枚蛋,蛋色为淡蓝色,尺寸大小约21-23.5×15-16.6毫米。孵化期大约为11天,雏鸟出生后的11天内会开始换羽。

【鸣叫特征】
关于诺岛绣眼鸟的叫声,仅有少量提及,但其声音被描述为更加悦耳清脆,与岛上其他同种类群有所区别。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为10月至12月。筑巢行为中,它们会以苔藓、草和纤维根为材料堆砌成杯状巢,巢内衬以毛发。每窝通常产下2枚蛋,蛋色为淡蓝色,尺寸大小约21-23.5×15-16.6毫米。孵化期大约为11天,雏鸟出生后的11天内会开始换羽。

【外型辨识】
体长约为13至14厘米,其体重约为30克。头部及颈部呈现淡绿色和橄榄绿色,喉咙与腹部为白色,周围环绕着明显的白色眼圈。背部颜色则由橄榄绿色逐渐过渡至绿褐色,飞羽和尾羽主要为黑褐色,边缘呈现出浅橄榄绿色。

【保护状况】
诺岛绣眼鸟目前的生存状态面临很大威胁。据最新的数据,其总数量估计可能不足50只,甚至可能更少,分布范围仅限于诺福克岛国家公园周边约为5平方公里的偏远森林区域。对于其濒危的原因,主要包括栖息地的丧失,以及鼠类和猫等外来物种的捕食,还有灰胸绣眼鸟的竞争性威胁。

【地理分布】
诺岛绣眼鸟的繁殖区域仅限于位于东侧澳大利亚的诺福克岛,其非繁殖环境资料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