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鸫科 > 地鸫属 > 大长嘴地鸫
大长嘴地鸫

大长嘴地鸫

英文名:Long-billed Thrush

学名:Zoothera monticola

【简介】
大长嘴地鸫是一种体型较大的灰色鸟类,体长约26至28厘米,体重115至131克。背部呈蓝灰色,头部为深棕色,下体有斑驳的浅色。最显著特征是拥有一个异常长且略带钩状暗色喙。成鸟和幼鸟相似,但幼鸟颜色更深,有橙色羽轴纹和斑点翼条。

【外形特征】
大长嘴地鸫是一种体型较大的灰色鸟类,背部呈蓝灰色,头部为深棕色,下体有斑驳的浅色。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一个异常长且略带钩状暗色喙。

【生活习性】
这种鸟偏好栖息在湿润、阴凉的山地森林中,尤其是沿溪流地带。食性为肉食性,以翻找落叶下的无脊椎动物为主,例如蚯蚓。它多在潮湿的林下地表活动。

【鸣叫特征】
在黄昏或黎明时刻,大长嘴地鸫会发出一系列哀怨的一连串口哨声,主要包括2至3个低沉的哨音,如“tsuweet-tsew-tsuw”,最后一个音通常较低且更为柔和。

【繁殖习性】
大长嘴地鸫的繁殖季为5月至7月。其巢是由植被制成的深杯状结构,筑在树叉或树枝上,位置高度在2至7米之间。通常每巢产卵3至4枚,卵的颜色多样,从淡绿色到灰绿色、淡奶油色至黄褐色,带有红棕色斑点。

【外型辨识】
大长嘴地鸫的主要识别特征是其长喙。幼鸟与成鸟色彩上有轻微差异,尤其是颜色更深,且有明显的橙色羽轴纹和斑点。

【保护状况】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长嘴地鸫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西南地区(覆盖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东南部)中南半岛和中国东南沿海(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部沿海、香港、海南岛)。在中国大陆范围内,如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莫里瀑布地区也被记录到有该物种的存在记录。大长嘴地鸫在尼泊尔仍被视为罕见物种,而且其分布区域非常局限,在缅甸和越南地区数量也相对较少。

【其他】
大长嘴地鸫被列入了《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