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喉金脸小霸鹟
英文名:Choco Tyrannulet
学名:Zimmerius albigularis
【简介】
灰喉金脸小霸鹟(学名:Zimmerius albigularis)是雀形目霸鹟科的一种小型鸟类。其学名最初被认为是金脸小霸鹟的同种,但基于分子与声学差异,现被独立分类为南美小霸鹟属的一个物种。
【外形特征】
灰喉金脸小霸鹟长约10.5至11.5厘米,体重约为6.6至8.6克。这种鸟身上呈现明显的橄榄绿色,额头带有黄色斑点;翼羽边缘以及次级飞羽基部呈现黄色镶边;眼先部位颜色较深,耳羽为金棕色;腹部色浅为白色,两侧部略有淡黄色色斑,并以淡黄色覆盖下腹及臀部。雌雄体型差异不明显,幼鸟具体特征未详述。
【生活习性】
灰喉金脸小霸鹟栖息于湿润的山前森林、边界、较老的次生林和咖啡种植园,甚至包括花园等被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在厄瓜多尔,从近海平面至约1600米的海拔均有记录,而其在哥伦比亚西南部的最高分布海拔可达2500米。
【鸣叫特征】
灰喉金脸小霸鹟白天时发出清晰断断续续的哨音鸣叫,特点是逐渐上升的声音,泛音丰富,音量在音符的四分之三处达到峰值。尽管金脸小霸鹟等多种近缘种也有相似的鸣叫声,但确切声音上的差别尚未被充分研究。
【外型辨识】
其显著的视觉特征在于黄色的眼圈和翼羽边缘。虽然很类似金脸小霸鹟,但灰喉金脸小霸鹟体型较小,喉部白色更加明显,且黄色特征较为淡雅。
【物种区别】
根据分子与声学差异,灰喉金脸小霸鹟被独立分类为南美小霸鹟属的一个新物种。其体形小于金脸小霸鹟,并具有更明显的黄色眼圈和翼羽边缘。
【保护状况】
IUCN评估:灰喉金脸小霸鹟被列为无危物种,但面临着不断缩小的栖息地所带来的一系列潜在威胁。目前已知多个保护区内有灰喉金脸小霸鹟生存,如厄瓜多尔的Machalilla国家公园、Loma Alta生态保护区、Jatun Sacha Bilsa保护区和Río Palenque科学中心。此外,具体的在哥伦比亚的分布情况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地理分布】
灰喉金脸小霸鹟主要分布在厄瓜多尔西部及哥伦比亚西南部地区。其栖息地包括湿润的山前森林、边界、较老的次生林和咖啡种植园等环境。在厄瓜多尔,从近海平面至约1600米的海拔均有记录;而在哥伦比亚西南部,分布上限可达到2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