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鹤形目 > 秧鸡科 > 小田鸡属 > 马岛苦恶鸟
马岛苦恶鸟

马岛苦恶鸟

英文名:Sakalava Rail

学名:Zapornia olivieri

【简介】
马岛苦恶鸟(英文名:Sakalava Rail,学名:Zapornia olivieri),隶属于鹤形目秧鸡科小田鸡属,是一种在马达加斯加少数湿地中栖息的小型涉禽。

【外形特征】
体长约19厘米,全身主要呈现暗灰石板色,背部至臀部及上覆羽为深褐色。喙绿黄色,腿脚和眼睑红至粉红色,眼睛红色。雌雄外观相似。幼鸟和未成年鸟的外形特征未见描述。

【生活习性】
通常栖息于马达加斯加西部的淡水湿地中,特别偏好开阔水域、浮游植物(如Salvinia hastata)、睡莲(Nymphaea spp.)和外来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丰富的生境。它们主要在浮游植物上缓慢行走觅食,而且会深入到Salvinia hastata叶片下,可能正在寻找水生无脊椎动物。

【鸣叫特征】
呈现出多种独特的叫声,包括重复的“tic”声、长而干燥的颤音以及用于伴侣间识别的系列‘truwrurururururururu’声音,每间隔4至6秒。

【繁殖习性】
繁殖期记录在3月、10月和11月,而雏鸟最早可在3月至11月发现。通常,这些鸟会在距离水面不太高的地方筑巢,如香蒲丛(Phragmites spp.)中高约50厘米的位置,或者在一些伴随着成片死Phragmites和干燥Salvinia hastata叶丛构成的浮岛上,每窝产2至3枚淡奶油色带褐色斑点的蛋,平均尺寸约为34.3mm × 27.9mm。雏鸟绒毛为黑色。

【外型辨识】
马岛苦恶鸟体型较小,拥有全黄色的喙,这种特征易于与同属其他物种区别开来。

【保护状况】
马岛苦恶鸟体型较小,拥有全黄色的喙,这种特征易于与同属其他物种区别开来。值得一提的是,它在多个方面面临着生存威胁,包括栖息地丧失、湿地转换为稻田、火灾、人类干扰以及猎捕活动。在全球IUCN红色名录中,该物种被列为濒危(EN)级别。

【地理分布】
马岛苦恶鸟主要局限于马达加斯加中西部的少数地区,包括Lac Kinkony、Lac Ampandra、Lac Amparihy、Lac Sahapy和Lac Mandrozo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