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脚田鸡
英文名:Brown Crake
学名:Zapornia akool
【简介】
红脚田鸡(Zapornia akool),属于鹤形目秧鸡科小田鸡属,因其上体呈棕色等特征而得名。该鸟种脚呈洋红色,性情羞怯,常于黄昏时活跃。
【外形特征】
成鸟上体呈橄榄棕色,喉白色,胸部及腹部为蓝灰色且逐渐过渡为橄榄棕色;脚呈红色,喙基部黄色,嘴尖黑色,尾部会持续抽动。虹膜红色,眼睑橘红色。幼鸟与成鸟相似,但虹膜为褐色,下体呈淡灰色。雏鸟绒羽黑色。
【生活习性】
红脚田鸡偏好湿地密林与密集灌木丛,它们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主要习性包括隐蔽、行走、涉水和奔跑。平常很少飞行,遇到危险时多选择跑步隐藏。
【鸣叫特征】
红脚田鸡发出短促且哀怨的叫声,常在黎明和黄昏听到。
【繁殖习性】
红脚田鸡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及中国东南部,如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等地。繁殖季节为5至9月,通常在水边或芦苇丛中搭建巢穴产卵。每窝产卵4到6颗。
【外型辨识】
红脚田鸡共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Z. a. akool)及华南亚种(Z. a. coccineipes)。指名亚种由Sykes于1832年命名,华南亚种则由Slater在1891年首次描述。
【保护状况】
红脚田鸡被列为IUCN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无危”级别(LC)。此外,该物种也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版)。
【地理分布】
红脚田鸡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及中国东南部,如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