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刺鹩科 > 异鹩属 > 丛异鹩

丛异鹩

英文名:Bushwren

学名:Xenicus longipes

【简介】
丛异鹩(Xenicus longipes),也称为Bushwren,属于刺鹩科异鹩属。这种小型鸟类原生分布于新西兰的主要岛屿,包括北岛、南岛和斯图尔特岛。

【外形特征】
丛异鹩体型小巧,约9至10厘米长,体重约16克。其头部的颜色从深棕色到橄榄棕色不等,上体呈现暗橄榄棕色至绿色,翅膀边缘有黄色。尾巴呈橄榄色,眼睛上方有淡色眉纹,喉咙上方为白色,下体为灰褐色,两胁带黄色。喙为棕黑色,腿为浅灰色至黑色,脚为浅棕色。

【生活习性】
丛异鹩主要栖息在山毛榉森林、豆杉和沿海森林及灌木丛中,通常位于高海拔地区。这种鸟以寻找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这种饮食习惯让其成为定居鸟类,多分布在树叶和树枝上寻找食物,也经常在森林地面或接近地面的地方觅食,地面和树叶下的苔藓及地衣都在其觅食范围内。

【鸣叫特征】
丛异鹩的鸣叫声为微弱的颤音和沙哑的声音。

【繁殖习性】
关于丛异鹩的繁殖特征,目前已知的繁殖期为11月至12月。巢由蕨类叶和根须编织成,内部铺满了羽毛和树叶,通常位于洞穴里或树洞中,靠近地面,有时在树杈上。每窝产2枚蛋,有时可能会产3枚。在孵化和喂养雏鸟过程中,双亲均参与其中。

【外型辨识】
stokesii亚种颈侧和胸部有更多蓝色调,而variabilis亚种则更加棕色,眉纹颜色比其他亚种更暗淡。

【保护状况】
丛异鹩的数量逐渐锐减。IUCN在2009年的红色名录中将它列为灭绝(EX)。stokesii亚种最后记录是在1955年;longipes亚种最后一次观察是在1966年和1968年的南岛;variabilis亚种最初在斯图尔特岛及周边岛屿生活,直到1964年因黑鼠入侵消失于大南开普岛。

【地理分布】
丛异鹩曾广泛分布于新西兰各大岛,包括北岛、南岛和斯图尔特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