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拟鹂科 > 橙头黑鹂属 > 橙头黑鹂
橙头黑鹂

橙头黑鹂

英文名:Saffron-cowled Blackbird

学名:Xanthopsar flavus

【简介】
橙头黑鹂(学名:Xanthopsar flavus),又称为黄颈乌鸫,是雀形目拟鹂科的单一物种。这种鸟分布于南美洲东部巴拉圭、南部巴西、阿根廷中部和乌拉圭,特别是在Quebrada de los Cuervos地区。

【外形特征】
雄性橘头黑鹂具有光泽的黑色后颈和背部,并带有黄色色调的面部、腹部和臀部;下腹部和翅膀下方有橙色调。橙色前额和胸部更增添了独特的外观。雌鸟和幼鸟的颜色和斑点略为不同,臀部颜色较浅,呈柠檬黄色。肩部的黄色斑块也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生活习性】
橘头黑鹂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低地干旱草原、季节性湿润或洪水泛滥的低地草原以及牧场,常见于沼泽和自然草地中。它们广泛分布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巴西南部以及乌拉圭的Entre Ríos地区。

【鸣叫特征】
橘头黑鹂的发声通常为短促而单调的歌声。鸣叫声有时是短哨声或颤音,以粗糙的“kluijjjjjj”结尾。其日常最明显的叫声是“chep”,在繁殖期间还可能会发出报警哨声。

【繁殖习性】
橘头黑鹂通常活动在有水的地方,多见于沼泽和自然草地。它们喜欢群居觅食,多数巢穴位于距地面1米高的潮湿或干燥植物上,如Ludwigia或Rhynchospora corymbosa等植物中。繁殖季节自10月至12月,巢穴一般由单一雌鸟建造,同时由双亲共同养育雏鸟。每个巢窝通常产卵3-5颗,且孵化期约为12天,雌鸟负责孵化,而双亲共同喂食后代。

【外型辨识】
橙头黑鹂因其独特的外观和色彩而闻名,雄性具有光泽的黑色后颈和背部,并带有黄色色调的面部、腹部和臀部;下腹部和翅膀下方有橙色调。橙色前额和胸部更增添了独特的外观。雌鸟和幼鸟的颜色和斑点略为不同,臀部颜色较浅,呈柠檬黄色。

【保护状况】
在IUCN物种红色名录上,该种被列为濒危(EN)物种。由于非法捕捉作为宠物贸易的需求、自然草场转变为人工林(如松树和桉树种植园)造成的栖息地丧失、湿地排水、季节性火灾及寄生等问题的影响,其种群数量正在迅速下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也将其列为受保护物种,列入附录Ⅰ中。

【地理分布】
橘头黑鹂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东部巴拉圭、南部巴西、阿根廷中部和乌拉圭的Quebrada de los Cuervos地区。它们广泛分布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巴西南部以及乌拉圭的Entre Ríos地区,栖息在亚热带或热带低地干旱草原、季节性湿润或洪水泛滥的低地草原以及牧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