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莺雀科 > 绿鹃属 > 南美红眼莺雀
南美红眼莺雀

南美红眼莺雀

英文名:Chivi Vireo

学名:Vireo chivi

【简介】
南美红眼莺雀(Chivi Vireo, 学名:Vireo chivi)属于雀形目莺雀科绿鹃属,此前曾被视作红眼莺雀的亚种,现已确认为独立物种。体形中等,约12-14厘米长。

【外形特征】
整体呈橄榄绿至黄绿色,腹部偏白,侧腹和胸侧带有绿色调。头部有灰色冠羽,眼睛下方为白色,喙色由黑至灰,脚色偏淡棕色。幼鸟体表褐色或赭色,覆羽端部呈褐绿色,头冠花纹不如成鸟明显。

【鸣叫特征】
南美红眼莺雀会发出简短、间歇的鸣声。不同亚种的歌声各具特色。griseobarbatus 亚种的歌曲通常为 "tche-wit ... tche-wut",而 solimoensis 亚种发出较短且重复的声音。迁徙亚种的歌声更为复杂。

【生活习性】
其栖息范围广泛,涵盖亚马逊森林的树冠层及次生林,适应于多样的环境,包括从干燥到湿润的森林、河流岸和灌木丛,甚至部分受干扰的栖息地。主要分布于海拔0至约2600米的区域。食性以昆虫为主,尤其是毛虫和其他昆虫幼虫,部分亚种也会摄取水果,可能起到传播种子的作用。

【繁殖习性】
繁殖期依据地理位置而有所差异。南端亚种春季繁殖,而北端亚种则在年中进行。巢洞通常呈杯状,搭建材料包括草、纤维和少量植物绒毛。每次繁殖产卵2-4枚,孵化期大约为10-16天,幼鸟发育约需10-13天,只由雌性负责孵化。

【外型辨识】
南美红眼莺雀与红眼莺雀相似,主要可以通过歌声分布地区加以区分,后者常迁往北美,且全年在南美停留。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红色名录,该物种被列为无危(LC)。

【地理分布】
从亚马逊雨林西部及西南部延伸到阿根廷中部,遍及南美洲北部、东部和中部,包括哥伦比亚东北部、委内瑞拉、圭亚那与巴西东部等多个地区。共有九个亚种,部分亚种具有迁徙特性,其余多数为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