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髭莺雀
英文名:Black-whiskered Vireo
学名:Vireo altiloquus
【简介】
黑髭莺雀属于雀形目、莺雀科、绿鹃属的鸟类,学名为*Vireo altiloquus*。
【外形特征】
- 体型:长约14至15厘米,翼展约25厘米,体重介于17至19克之间。
- 外貌:上身呈现橄榄绿色,下身白色,侧翼和尾下覆羽淡黄色。头部特征包括灰色冠羽、红眼及眼周一圈眼线,白色眉纹醒目,并有黑色的两颊侧纹(俗称‘髭’)。喙厚实,腿为蓝灰色。
- 与红眼莺雀对比:上体偏棕色沉暗,并且显著侧纹髭是其独特标志。
- 与黄绿及尤卡莺雀的区别:相较于它们,喙更为厚实,眼周眼线更宽且无黑色边缘。
【生活习性】
偏好栖息于开放的森林地带及耕作平原,尤其喜爱佛罗里达的红树林环境。主食为树冠层的昆虫,有时也会食用少量浆果。迁徙习性取决于地理区域,例如佛罗里达种群会迁往亚马逊盆地越冬,而南部岛屿种群则永久留下。
【鸣叫特征】
黑髭莺雀的鸣叫声由一系列短促单音节并带停顿的短句构成,与红眼莺雀的叫声相似但更具尖锐感和音域变化。
【繁殖习性】
在树梢打造杯状鸟巢,每窝会产2至3枚白色卵。在佛罗里达州,它们面临着紫辉牛鹂寄生风险,导致繁殖成功率的下降。紫辉牛鹂的寄生问题在一些地区如圣卢西亚和波多黎各西南部尤为显著。
【外型辨识】
- **识别特征**:
- **与红眼莺雀对比**:上体偏棕色沉暗,并且显著侧纹髭是其独特标志。
- **与黄绿及尤卡莺雀的分别**:相较于它们,喙更为厚实,眼周眼线更宽且无黑色边缘。
【保护状况】
- IUCN名录:无危状态(LC)
【地理分布】
- 繁殖区域:北美东南部地域,包括美国佛罗里达州和整个西印度群岛,并延伸至委内瑞拉的离岸岛屿。
- 非繁殖季节:南美洲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