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鹦形目 > 长尾鹦鹉科 > 威尼吸蜜鹦鹉属 > 斯氏鹦鹉
斯氏鹦鹉

斯氏鹦鹉

英文名:Stephen's Lorikeet

学名:Vini stepheni

【简介】
斯氏鹦鹉(英文名:Stephen's Lorikeet,学名:Vini stepheni)是属于鹦形目长尾鹦鹉科威尼吸蜜鹦鹉属的一种鸟类。这种鹦鹉特有分布于南太平洋上的皮特凯恩群岛的亨德森岛。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约19厘米,体重42至55克。上体为绿色,头部亦为绿色,下体为红色,面部有红色斑块。其大腿呈蓝紫色,胸部有一绿色条带,尾巴为楔形且全黄色。幼鸟下体主要为绿色,带有紫色或红色标记,尾羽为深绿色。

【鸣叫特征】
斯氏鹦鹉的常见鸣叫声为快速三音节“tsililit”,通常在栖息时发出,而在飞行过程中则发出更尖锐的“tseet!”声。

【生活习性】
其栖息地为本土森林,饮食广泛,包括花蜜、花粉、果实以及昆虫幼虫。活动范围从椰子树冠层到地面灌木,它们生态栖息地的分布十分广阔。

【繁殖习性】
这种鹦鹉的繁殖季节大约在每年4月或5月初开始,但具体的繁殖过程和习性信息有限。

【外型辨识】
斯氏鹦鹉与库氏鹦鹉相似,但后者颈背有蓝紫色,胸部的绿带不连续,臀部颜色较深,尾巴也更长,呈楔形。

【保护状况】
斯氏鹦鹉被IUCN列为易危物种(VU级保护),同时在CITES附录二中,保护级别为II级。据估计数量在1987年为720至1820只,在1992年则为2400只左右。

【地理分布】
斯氏鹦鹉仅分布于亨德森岛,该岛是皮特凯恩群岛的一部分。主要威胁来自栖息地的退化及新的入侵物种,如黑鼠。但是,这种鹦鹉已经适应了至少一种入侵掠食者——波利尼西亚鼠。

【简介】
斯氏鹦鹉(学名:Cirrhilabrus scottorum),亦称黑鳍鹦鹉和黑边鹦鹉,隶属隆头鱼科,丝隆头鱼属。鱼体颜色会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变化。其通常栖息在澳大利亚、库克群岛以及斐济海洋区域。

【外形特征】
这一鱼类的体长可达约15厘米。斐济地区个体主要为绿色,而库克岛种体色则呈现更多的蓝色基调。澳大利亚个体红色比例较高,但颜色内部复杂,缺少鲜明对比。雌雄鱼的身体颜色较为接近,在繁殖期间雄鱼色彩会更加鲜艳,并且会根据鱼的情绪变化而改变。

【生活习性】
斯氏鹦鹉是一个肉食性的物种,最适合于温度24至27摄氏度、pH值8.1至8.4以及盐度1.020至1.025的水域条件。建议水族箱的最小容量为250升。该鱼性格温和又活跃。饲养时,应当配备活体盐水虾进行驯食。其食物来源包括人工饵料、冷冻虾及各种动物性饵料。这种鱼适应力强,在裸缸中生存,也不怕珊瑚缸,不会损坏珊瑚及无脊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