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䴕形目 > 啄木鸟科 > 黄臀啄木鸟属 > 斑腹啄木鸟

斑腹啄木鸟

英文名:Bar-bellied Woodpecker

学名:Veniliornis nigriceps

【简介】
斑腹啄木鸟(学名:Veniliornis nigriceps),属鴷形目啄木鸟科黄臀啄木鸟属,是一种小型鸟类。该种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区域,主要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

【外形特征】
斑腹啄木鸟体长约为17至20厘米,体重在39至46克之间。背部和翅膀呈现橄榄色,腹部有密集的条纹。雄鸟头部为红色,雌鸟冠顶为黑色。眼睛呈深红到棕色,喙灰至蓝灰色,腿灰至橄榄灰色。幼鸟羽毛比成鸟更淡,尾部条纹更有特色。

【鸣叫特征】
斑腹啄木鸟的叫声柔和,偶尔发出简单的"chik"声,以及一种上扬然后下降的"zztt"声。其歌声由约25个高音"kee"音符组成,并先升后降。

【生活习性】
斑腹啄木鸟栖息于海拔2,600至3,600米的湿润至湿润山地森林中,偏好茂密的下层植被,尤其是Chusquea竹林。它们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混合鸟类群体觅食,主要在森林所有层次中以啄食树皮和苔藓中的昆虫为生。

【繁殖习性】
斑腹啄木鸟的繁殖季节在厄瓜多尔为2月至3月,在玻利维亚为4月至5月。目前关于其详细的繁殖生态学信息尚无记录,但秘鲁的繁殖季节可能在8月。

【外型辨识】
斑腹啄木鸟条纹从腹部一直延伸到臀部,可借此特征将其与黄臀啄木鸟相区别。雄鸟红色冠顶和雌鸟黑色冠顶也是区分性别的依据。

【物种区别】
斑腹啄木鸟的条纹从腹部一直延伸到臀部,可以借此特征将其与黄臀啄木鸟相区别。此外,雄鸟的红色冠顶和雌鸟的黑色冠顶特征亦是区分性别的依据。

【保护状况】
IUCN将该物种列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斑腹啄木鸟分布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哥伦比亚北部到玻利维亚的森林区域,海拔较高的地方较多。在秘鲁,该种鸟类从亚马逊地区到胡宁省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