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额啄木鸟
英文名:Dot-fronted Woodpecker
学名:Veniliornis frontalis
【简介】
点额啄木鸟(Dot-fronted Woodpecker,学名:Veniliornis frontalis)属于鴷形目啄木鸟科黄臀啄木鸟属的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部的干燥及半湿润森林区域,从玻利维亚到阿根廷西北部。雌雄两性头部特征有显著区别:雄鸟额头为橄榄绿至灰褐色,遍布白色斑点,并带有红色帽冠;雌鸟额头呈现灰褐色,带有淡色斑点。
【外形特征】
该物种体型较小,体长约16厘米,体重介于30至40克。嘴黑色有淡色下颚,眼晴深棕色。除性别差异外,成鸟面部呈现橄榄棕色,拥有细白眉纹和胡须纹,上体黄绿色。尾部为深褐色带有黄纹和细白横纹;下体呈橄榄灰色,窄白条纹。幼鸟的颜色比成鸟更暗淡,并且两性均具备红色冠。
【鸣叫特征】
点额啄木鸟常发出快速饱满的‘squitt!’声,可单独或连续快速重复。
【生活习性】
这种鸟类在繁殖季节外偏好向较低海拔迁移,通常在靠近地面的树干和小枝间觅食。非繁殖季节,它们会移动至更低的海拔。
【繁殖习性】
繁殖时间大致在9月到11月,尽管具体细节尚不清楚,但已知该物种的巢穴位于大约8米高的枯枝上。关于此物种其他繁殖生态的相关信息还不够明确。
【外型辨识】
尽管与小啄木鸟相似,但点额啄木鸟的耳羽较淡,其前额有显著的斑点。此外,它们较为安静,不太喜欢群居。
【保护状况】
点额啄木鸟的保护状态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评定为无危级别(LC)。
【地理分布】
这种鸟类的分布主要限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从玻利维亚的科恰班巴和圣克鲁斯省延伸至阿根廷的图库曼省。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地理范围有机会与其他分类学家认为同一物种的小啄木鸟有所接近或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