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晕啄木鸟
英文名:Red-stained Woodpecker
学名:Veniliornis affinis
【简介】
红晕啄木鸟(学名:Veniliornis affinis),又称作红斑啄木鸟,属于鴷形目啄木鸟科黄臀啄木鸟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低地热带雨林地带。
【外形特征】
红晕啄木鸟体长约15至18厘米,体重在32至44克之间。雄鸟头部顶有一顶红色冠羽,前额呈肉桂色;而雌鸟头部则呈现暗橄榄棕色。上体呈橄榄绿色,翅膀含有黄色次端斑点,尾羽为深棕色,并带有黄色条纹。下体为淡肉桂色,腹部则有更宽的暗橄榄棕色条纹。喙长直且黝黑,下颚较浅色。
【生活习性】
红晕啄木鸟偏好湿润森林环境,包括成熟雨林、次生林及其边缘地带。它们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并偶尔加入混种群鸟群。觅食时主要集中在树冠至中层,依靠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作为主要食物来源,同时也会进食果实。
【鸣叫特征】
这类啄木鸟的鸣叫声为快速、尖锐的“kee, kee, kee...”声,音调清晰且逐渐下降,很具辨识性。
【繁殖习性】
该鸟的繁殖季节大概在1月至9月之间。但具体的繁殖细节还需要更多研究。
【外型辨识】
红晕啄木鸟体型稍大于小啄木鸟,脸部较为平滑,翅膀上尚有微微泛红的小斑点。雌鸟颈部后侧呈黄色,而小啄木鸟雌鸟为灰色。
【保护状况】
根据IUCN分类,红晕啄木鸟目前被认定为无危物种(LC)。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低地热带雨林地带,包括亚马逊雨林、巴西东部以及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