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胸麦鸡
英文名:Spur-winged Lapwing
学名:Vanellus spinosus
【简介】
黑胸麦鸡(英文名:Spur-winged Lapwing,学名:Vanellus spinosus),属于鸻形目鸻科麦鸡属的一种鸟类。其显著特点是醒目的黑、白、褐色羽毛组合以及刺耳的鸣叫声。
【外形特征】
黑胸麦鸡体长25至28厘米,翼展69至81厘米,体重127至177克。头部的冠羽、额头和喉咙呈黑色,脸颊和颈侧则为白色。胸部、上腹和两胁也是黑色,眼睛呈深红色,翅膀上隐藏着小爪。雌鸟类似雄鸟,但爪子较短,虹膜略呈棕色。幼鸟的黑色羽毛呈褐色,带有白色斑点,上体羽毛边缘宽阔。
【鸣叫特征】
黑胸麦鸡非常喧闹,其叫声为尖锐的重复音“Sik-sik-sik...”。
【生活习性】
这种鸟常栖息于干燥地带,但靠近水源如农田、草地、湖泊、河流附近的泥滩、盐滩、稻田、海滩和沙丘。主要以昆虫及其幼虫摄取,偶尔也会食用水生小生物如小蜥蜴、蝌蚪和成蛙等。在非洲地区,它可能进行局部季节性迁徙。
【繁殖习性】
黑胸麦鸡在非洲的繁殖期有显著地域差异:热带非洲通常限于某些时期,但在以色列则是从3月至9月。筑巢在干燥的裸露地面,巢中产下2至4枚带有黑、赭石色或淡紫色斑点的奶油色至陶土色蛋。双亲共同孵卵,孵化期为22至24天。雏鸟在7至8周后便能离巢,属早熟类型。
【外型辨识】
与其它麦鸡相比,黑胸麦鸡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更广泛的黑色下体及较短的冠羽,而黑背麦鸡和长趾麦鸡则有黑色冠羽而非黑白头纹。
【保护状况】
黑胸麦鸡的保护状况为IUCN无危(LC)。尽管它们在欧洲和北非部分地区数量有所下降,但在非洲热带地区普遍常见。
【地理分布】
其自然繁殖地包括东地中海、中东至伊朗西南部,以及非洲的毛里塔尼亚至尼日尔和东至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北苏丹、埃及至尼罗河三角洲、南至赞比亚和马拉维。近年来在非洲东部和南部的分布范围有所扩大,首次在赞比亚出现纪录是在1999年。
【漂泊范围】
曾有记录在安哥拉、巴林、比利时、保加利亚、佛得角、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加蓬、德国、匈牙利、意大利、科威特、黎巴嫩、利比里亚、马耳他、阿曼、卡塔尔、罗马尼亚、斯洛伐克、西班牙、乌克兰、赞比亚等地区漂泊或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