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鸻形目 > 鸻科 > 麦鸡属 > 安第斯麦鸡
安第斯麦鸡

安第斯麦鸡

英文名:Andean Lapwing

学名:Vanellus resplendens

【简介】
安第斯麦鸡,属北美麦鸡属(Vanellus resplendens),广泛分布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海拔2700至4600米的高山沼泽、湿地和湖岸。在冬季会迁移到较低海拔地区甚至沿海地带。

【外形特征】
体长约33厘米,重193至230克。头部为奶油灰色,眼周有暗棕色斑块;背部具青铜绿光泽且翼上有紫色装饰,胸部呈深灰色而腹部纯白。喙部为粉橙色带黑色尖端,眼睛和腿均为红色。幼鸟表现为头部及颈部呈棕色,并有淡褐色的胸部斑点,背部羽毛边缘相对较浅,颜色较成年鸟更深。两性分布形态相似。

【生活习性】
安第斯麦鸡活跃于海拔2700至4600米的开放地形,如高山草地、湿地边缘与湖泊附近;避免盐水环境。在非繁殖季节,它们会向下迁移至低海拔地区甚至沿海地带。

【鸣叫特征】
常发出哨子般的警告声“wik”,密集的“criee-criee-cri”叫声,紧促持续的“cwi-cwi-cwi...”或者更柔和的旋律“dididi---celeec-celeec-celeec-ce...”。有时会出现短暂的“cow”音或低沉的颤抖声“kwiwi-wiwirrr”。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大致在10月至12月间,会在地面挖掘轻微凹陷的巢,并用植物材料作为垫料。每个巢可产卵3至4枚。关于具体孵化时长及幼鸟离巢时间的信息尚不清楚。

【外型辨识】
其奶油灰色的头部、无黑冠的鸽灰色头部与胸部、带有粉色喙及腿(幼鸟的色彩较深)、以及飞行中展现的黑白翅膀和尾部斑纹有助于辨别。主要与其他近亲猪尾距翅麦鸡在低地和山脚存在分布重叠。

【保护状况】
安第斯麦鸡的种群状态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归类为无危级别(LC)。

【地理分布】
该物种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覆盖范围从哥伦比亚西南部至智利东北部和阿根廷西北部。在一些地区数量较多,特别是在3000至4500米的高海拔地区。在某些地方如厄瓜多尔,安第斯麦鸡较为集中。在低海拔地区观察记录较少,偶尔分布到海拔1500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