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鸻形目 > 鸻科 > 麦鸡属 > 白尾麦鸡
白尾麦鸡

白尾麦鸡

英文名:White-tailed Lapwing

学名:Vanellus leucurus

【简介】
白尾麦鸡(学名:Vanellus leucurus),属于鸻形目、鸻科、麦鸡属,是一种中型涉禽。该物种的特点包括长黄色的腿、纯白色的尾羽和独特的翅膀颜色,使其在同类中显得独特。2012年在中国新疆南部首次被记录。

【外形特征】
成年的白尾麦鸡拥有修长的体型,上体侧为灰褐色并略带淡紫色,前颈为棕色且较为浅灰,胸部为灰色并带有粉红和浅黄色区域。其翅膀特征为棕色、白色和黑色互相交织,形成独特图案。这使得其区别于其他麦鸡。最显著的特征是其极长的黄色腿,头部、上体呈现浅灰褐色,胸部呈灰色,腹部完全白色。飞行时可观察到其多出数公分的纯白色尾羽,翼展约为67-70厘米,体重107-198克。异常长的腿和优雅的外观使其颇为显眼。幼鸟的外包鳞状外表,背部呈填片状,尾部门有棕色。两性成同一性,羽毛无季节性变化。

【生活习性】
白尾麦鸡栖息于湖泊、河流附近的沼泽地及半沙漠湿地等多种生态,依赖其长腿在浅水中觅食。以昆虫和其它小型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中亚地区的种群为迁徙性,中东地区的伊郎伊拉克等处为留鸟。春季迁徙期从3月中旬开始到4月初结束,秋季迁徙期则大概从7月底持续至8月底,最晚到9月底。幼鸟在孵化后能够立即奔跑,完全由双亲照顾。

【鸣叫特征】
白尾麦鸡具有两种主鸣叫声:一种是短促的“pit-ii-ouit,pit-ii-ouit”,另一种是“pii-ouik”,它的小而尖鸣叫声常在繁殖季发出。

【繁殖习性】
繁殖期通常从4月底持续到6月初,每窝产卵3-4枚,呈浅黄色表面带远端的深褐色斑点。雄鸟负责保护领地并在入侵者威胁时上前对抗。

【外型辨识】
白尾麦鸡具有长黄色的腿、纯白色的尾羽和独特的翅膀颜色,使其在同类中显得独特。

【物种区别】
最显著的特征是其极长的黄色腿,头部、上体呈现浅灰褐色,胸部呈灰色,腹部完全白色。飞行时可观察到其多出数公分的纯白色尾羽,翼展约为67-70厘米,体重107-198克。

【保护状况】
全球种群估计为2万至13万只。在中国,2012年首次发现可能因此次首次记录成为一个新的鸟类记录。根据IUCN红色名录2020年版本(v3.1),白尾麦鸡目前被列为无危(LC)。同时,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
繁殖于土耳其内陆、阿塞拜疆东部、中亚诸国,南往阿富汗、约旦、以及波斯湾至巴基斯坦等地区。冬迁至非洲东北部至印度。由于栖息地遭破坏和意外猎杀,该种面临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