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翅麦鸡
英文名:River Lapwing
学名:Vanellus duvaucelii
【概述】
距翅麦鸡(英文名:River Lapwing,学名:Vanellus duvaucelii)是一种属鸻形目鸻科麦鸡属的涉禽,以独特的黑、灰、棕色外观而著名。
#### 栖息地与地理分布
该物种主要栖息在河流周围环境,包括河岸、裸露的岛屿及农田等地。它们的活动范围在北半球,从北印度延伸至中国西南部云南西部,并向南延伸到泰国、马来半岛北部和越南北部。在中国,距翅麦鸡可见于云南、海南和福建等地区。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以及《中国鸟类观察手册》,距翅麦鸡同时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广西、广东和贵州等地区。
近年来,在鸡啼门湿地有观察记录,但这并不代表其广泛的地理覆盖。距离据点,不丹显示它们的栖息高度可达2800米,在印度支那地区主要低于1100米。
【外形特征】
距翅麦鸡的体长约为29.5至31.5厘米,体重介于143至185克。其面部、头顶和颈背均为黑色,眼色呈现深红色,可以竖立黑色冠羽和颈背上的特别羽状结构。胸部为灰色,两侧头部和颈部侧翼为淡灰白色。腹部带有少量黑色斑点,但数量很少。当伸展双翼时,可以看到翼下为白色,上翼二级飞羽呈黑色,上翼覆羽为棕色,与肉垂麦鸡类似但上翼白色区域较小。翼指冒出的白色纹路一直延伸到翼前缘。尾羽呈全黑色。雄性和雌性颜色一致但繁殖期间变化不大,幼鸟形态类似成鸟,只是黑色部位的边缘有黄褐色,尖端为棕色。
【生活习性】
距翅麦鸡偏好河流或湖泊附近的栖息地,比如耕作区域、沙洲和有砾石的河岸,以及偶尔活动在静水周围。它们通常不迁徙,仅在特定季节进行小范围迁徙。主要食物为昆虫、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及偶尔的青蛙和蝌蚪,有时也食用植物种子。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繁殖季节之后则形成小群体。
【鸣叫特征】
尾巴翘起呈扇形,它们会发出尖锐响亮的叫声,通常在展示或警告时,发出明显的四音节“did did do weet”声。
【外型辨识】
与黑胸麦鸡相比,其最主要区别是颜色区别,腿部带有黑距,胸及背呈灰褐色而不是纯黑,腹部较大块黑色斑点。
【繁殖习性】
繁殖期在印度次大陆始于3月到6月,不丹的雏鸟观察在4月初即可看到。繁殖是复杂的,有四鸟参与的展示被记录过两次。巢筑于河中或沙洲的砾石滩上,每次产卵3至4枚,卵为橄榄色至土黄色,带有棕色及黑色斑点,大小为41.1毫米 x 29.4毫米,孵化期大约为22至24天。
【保护状况】
意大利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近危(NT)等级。距翅麦鸡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地理分布】
- 栖息高度可达2800米,在印度支那地区主要低于1100米。
- 分布于北半球,从北印度延伸至中国西南部云南西部,并向南延伸到泰国、马来半岛北部和越南北部。在中国可见于云南、海南和福建等地区,同时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广西、广东和贵州等地区。
- 鸡啼门湿地有观察记录。
- 距离据点,不丹显示它们的栖息高度可达2800米,在印度支那地区主要低于1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