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麦鸡
英文名:White-crowned Lapwing
学名:Vanellus albiceps
【简介】
白头麦鸡(英文名:White-crowned Lapwing,学名:Vanellus albiceps)是鸻形目、鸻科麦鸡属的一种中型涉禽。广泛分布于非洲热带地区,尤见于大河附近。其显著特征包括灰色头部,宽大的白色冠纹,黄色彩带及长距。
【外形特征】
成鸟体长28-32厘米,体重161-214克。最明显的特点是大型黄色肉垂、明显的白色冠纹与长的黑色腕刺。飞行时翅膀几乎全白,仅有黑色翼尖。雌鸟头部边缘为棕色,适用于任何季节。幼鸟的肉垂与距较小,冠纹为棕白色,背部和翅膀覆羽边缘为淡黄色,上体有深棕色斑点。
【鸣叫特征】
白头麦鸡的鸣叫明显且尖锐,发出响亮的“pew”或“peeuw”声,类似于蛎鹬的声音。特别是在孵卵期间,会发出柔和的“wheet”鸣叫声。
【生活习性】
它们偏好开阔地带的沙质河岸和森林旁的大河,尤其是潜水区域多河流。在洪水期间会迁徙至小溪、浅水池和泻湖。食物来源包括昆虫、蠕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和小鱼。在饮食结构中,植物物质也占据一定比例。
【繁殖习性】
繁殖季因地理位置不同而有差异。在非洲西部与中部主要为1月至3月(12月至5月),而在东南部如赞比亚为7月至10月(11月)。期间白头麦鸡采取了一夫一妻制,并通常筑巢在河流中的沙地或卵石地。巢狭小,基本不会铺垫,产卵量在2-4枚之间。孵化期持续25天左右,育雏期由双亲共同照料。
【外型辨识】
男性与女性头部颜色有细微差异,雌鸟头部边缘略呈棕色。与有距鸻相比,白头麦鸡腹部颜色更深,距的基部为红色。
【保护状况】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标准,白头麦鸡被列为低危(LC)状态。尽管总数估计在56,000至128,000只之间,但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部分地区数量已经开始下降。
【地理分布】
白头麦鸡生活在西至塞内加尔,东至莫桑比克和南非东北部之间的大流域,分布范围包括塞内加尔内陆、利比里亚、安哥拉北部、苏丹西部南区、乌干达西北部、坦桑尼亚、赞比亚等众多非洲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