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背丛雀
英文名:Black-backed Bush Tanager
学名:Urothraupis stolzmanni
【简介】
黑背丛雀,学名为Urothraupis stolzmanni,属于裸鼻雀科黑背丛雀属唯一一种鸟类。
【外形特征】
黑背丛雀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鸟类,身长约15厘米,体重在19至27克之间。其上半身呈黑色,喉部和胸部为白色,腹部则是灰色,两胁和臀部略深呈烟灰色。头部至眼侧呈黑色,翼覆羽为深暗灰色且带有棕色边缘,初级飞羽外缘颜色最浅。虹膜呈深棕色,喙和腿均为黑色或暗灰色。雌雄鸟外观相似,幼鸟的特征未记录。
【生活习性】
黑背丛雀通常以小群体的形式出现,每群3至6只,最多可达九只。它们喜欢混群,尤其是与新大陆莺、其他裸鼻雀及鹀等鸟类一起活动。这类鸟类多在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地森林的树丛和灌木间积极觅食,偶尔也会靠近枝梢。其饮食以昆虫、小浆果和果实为主。
【鸣叫特征】
这种鸟的鸣叫声为轻柔尖细的单音节或是短暂的震颤鸣叫,有“tsit”、“see”、“sic”和“tic”等声音,特征与同生境下的其他高海拔鸟类相似。
【繁殖习性】
关于黑背丛雀繁殖的具体信息尚无记录。
【外型辨识】
该物种独特的黑色上体与白色喉胸部使得其易于与其他高海拔栖息的鸟类区分开来。裸鼻雀科中,唯有黑背丛雀出现此种颜色组合。
【保护状况】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价,黑背丛雀的保护状态为“无危”。
【地理分布】
黑背丛雀主要栖息于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安第斯山脉一带,具体包括哥伦比亚的Caldas、Cauca及Nariño地区和厄瓜多尔的Tungurahua地区。这种鸟类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较为常见,栖息环境多是亚热带或热带湿润的山地森林。
【物种区别】
该物种独特的黑色上体与白色喉胸部使得其易于与其他高海拔栖息的鸟类区分开来。裸鼻雀科中,唯有黑背丛雀出现此种颜色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