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雨燕目 > 蜂鸟科 > 白尾梢蜂鸟属 > 棕臀白尾梢蜂鸟
棕臀白尾梢蜂鸟

棕臀白尾梢蜂鸟

英文名:Rufous-vented Whitetip

学名:Urosticte ruficrissa

【简介】
棕臀白尾梢蜂鸟(学名:**Urosticte ruficrissa**)是雨燕目蜂鸟科白尾梢蜂鸟属的唯一物种。该物种常被台湾地区称为褐臀蜂鸟,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侧。

【外形特征】
棕臀白尾梢蜂鸟体型小巧,长度约为9至10厘米,体重4-4.2克。雄鸟具备光泽的绿色上体和下体,两颊有明显的白色条纹,尾羽呈现白尖状斑点。雌鸟则呈白色基色,带有绿色斑点,而臀部带有浅褐色色调,与雌性靴尾蜂鸟相似但喉部绿色鳞纹更为显著,且双腿部位为白色。

【生活习性】
棕臀白尾梢蜂鸟生活在海拔1600至2400米的半开放山地森林和云雾林中。它们主要依靠多种开花植物的花蜜存活,并辅以昆虫为食,通过直接在栖息木上或是从植被中捕食。

【鸣叫特征】
这种蜂鸟发出的叫声是柔和快速的啼叫声“tweetweetweetwee...”,有时被描述为类似于笑声的叫声。在觅食过程中,飞行时会发出低频的“tzrrrrr”刮擦声。

【繁殖习性】
繁殖季节通常在1月至4月间。雌鸟利用苔藓筑巢,巢杯状,安置在高度为2至4米的藤蔓上。孵化期为15至18天,幼鸟育成后在22至24天内即可以离巢。

【外型辨识】
棕臀白尾梢蜂鸟体重轻微,约为4.3克,翼长一般在57毫米左右,喙长约为23毫米;其主要食物来源是来自各种开花植物的花蜜,同时也以昆虫为食补充营养。棕臀白尾梢蜂鸟属于雨燕目蜂鸟科,在当地主要是留鸟。

【保护状况】
根据IUCN的评估,目前该物种列为无危(LC)状态。

【地理分布】
这种蜂鸟主要分布于哥伦比亚的Huila和Nariño地区、厄瓜多尔以及秘鲁的San Martín地区。它们的栖息地局限于安第斯山脉东侧,未发现有更广泛的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