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地鸠
英文名:Long-tailed Ground Dove
学名:Uropelia campestris
【简介】
长尾地鸠(学名:Uropelia campestris),是鸽形目鸠鸽科的一种鸟类。作为Uropelia属唯一物种,长尾地鸠分布于南美洲中央地带的诸多地区,包括巴西中部、中西部以及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等国。
【外形特征】
成年长尾地鸠体长约为15.7到17.7厘米。雄鸟的头部为蓝灰色,前额和前冠尤其明显。背部呈棕色,后颈带有粉红色。展翅时,可以看到两条紫色带和一排大型的黑紫色斑点。胸部颜色从淡紫粉色渐变为腹部的白色。尾巴特征显著,中央羽毛为棕色,外侧则为黑色,尾梢呈白色。雌鸟的眼周较淡,下体色彩也更浅,上体灰度更高。幼鸟的颜色更为暗沉,整体呈现灰褐色。
【生活习性】
这一物种栖息于季节性湿润的草地、稀树草原以及靠近水源的灌木边缘地带,海拔最多可达1100米。在干燥季节,长尾地鸠常以2到5只小群体活动,偏好在裸露的地面上觅食种子。它们频繁出现在路旁。
【鸣叫特征】
长尾地鸠的鸣声由一连串高调的双音节‘wha-ooop…’构成,每秒大约发出一次。通常连续发出5至6个乐句后将稍作停顿。
【繁殖习性】
关于长尾地鸠的具体繁殖情况,目前资料有限,尚缺乏详细信息。
【外型辨识】
长尾地鸠具有独特的V形尾羽,尾节外侧黑色,梢部带有白色,因此容易区分。虽然与Columbina和Claravis属的其他鸽子相似,但其独特的尾羽形状和颜色组合使其格外显眼。
【保护状况】
长尾地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受威胁等级为“无危”(LC)。尽管在某些地区被认为是常见物种,但其栖息地的破坏和改变对其构成了威胁。
【地理分布】
长尾地鸠主要栖息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及马尔维纳斯群岛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