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鸮形目 > 仓鸮科 > 草鸮属 > 非洲草鸮
非洲草鸮

非洲草鸮

英文名:African Grass Owl

学名:Tyto capensis

【简介】
非洲草鸮(学名:Tyto capensis),亦称非洲草鸮,是鸮形目仓鸮科草鸮属的一种鸟类。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从埃塞俄比亚和喀麦隆南部至南非,偏好湿润草地、开阔草原和沼泽地带。

【外形特征】
非洲草鸮体长34至42厘米,雄鸟体重370至488克,雌鸟体重431至536克。体型中等偏上类别的猛禽,上体呈深橄榄棕色,饰以白色点斑。面部呈心形,淡黄至白色,眼小且深色,喙部奶油色。腹部颜色呈白色至淡黄褐色,与背部鲜明对比。

【鸣叫特征】
非洲草鸮发出短促粗糙的尖叫声和低沉的吱嘎声,叫声类似于但不如西仓鸮尖锐。有时候会发出持续1至2秒的高音颤音。

【生活习性】
非洲草鸮栖息于开放的草地、沼泽、湿地以及海拔高达3200米的高地。白天藏身草丛中的巢穴或隧道中,夜间活动,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捕食以鼠类为主,包括小型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昆虫和鸟类。狩猎方法多样,既低飞搜索,也可以从栖木上突袭。

【繁殖习性】
非洲草鸮的繁殖期在南部非洲为10月至7月,而在东部非洲为2月至6月。巢位于草丛中的小凹处,常靠近灌木。巢穴由草铺设而成,每次产卵2至5枚。孵化期为32至42天。幼鸟在约五周大时开始离开巢穴,在约七周龄时开始飞行,并继续跟随父母约三周。

【外型辨识】
非洲草鸮与西仓鸮形状和大小相似,但背部明显更深棕色且没有白点,腹部明显更淡并形成显著对比。容易与沼泽耳鸮混淆,但沼泽耳鸮的面部及腹部色彩更暗,翅膀更圆,并且下翼部分颜色更深,同时白天活动的行为也更为罕见。

【物种区别】
在一些地区,非洲草鸮与沼泽耳鸮存在栖息地竞争的现象,有时两者可能共享巢穴位置。在南非已经成功实施人工繁殖与释放以提高其数量,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

【保护状况】
非洲草鸮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然而,在南非由于生境破坏和退化,数量呈下降趋势,被列为易危。

【地理分布】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覆盖撒哈拉沙漠以南整个非洲。具体区域包括越南、缅甸、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斐济等地,偶尔在中国的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