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鸟类分类索引 - IOC15.1
鸟类科普 > 雀形目 > 霸鹟科 > 王霸鹟属 > 剪尾王霸鹟
剪尾王霸鹟

剪尾王霸鹟

英文名:Scissor-tailed Flycatcher

学名:Tyrannus forficatus

【简介】
剪尾王霸鹟(学名:Tyrannus forficatus)属于雀形目霸鹟科王霸鹟属的一种鸟类,以其独特的长且深叉状的尾巴而知名。它们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及墨西哥。

【外形特征】
剪尾王霸鹟的体长通常为35厘米左右,其中尾巴约占据18-21.4厘米长。它们头部和背部主要为灰色,腹部有淡粉色和白色交错的羽毛。雌性通常体型较小,尾巴也较短。成鸟在翅膀下有淡黄色的羽毛,背面呈带状浅灰色与黑色。幼鸟尾巴较短,腹部缺乏明显的粉色斑块。

【生活习性】
剪尾王霸鹟在春季繁殖季节通常栖息在稀树草原、开阔乡村地区、农田等环境中,并在冬季偏爱开阔的热带森林边缘、牧场和半湿润的灌木地带。它们有时能形成多达200只的大群体迁移或过冬,常在电线上、开阔空地或城市的树木上活动。

【鸣叫特征】
剪尾王霸鹟的叫声尖锐、音调和谐而富节奏感,最早被描述为“bik”、“kew”或不断重复的“ka-quee-ka-quee”。这种叫声常在展示期间发出,因此在繁殖和育雏过程中常见。该种鸟类还因其美丽的长尾羽而被制成扇子,具有文化意义。

【繁殖习性】
剪尾王霸鹟以枝条、根、棉花和纤维制成紧凑的杯状巢安置于至少5-30英尺高的树顶。雌鸟通常单独产下3至6枚卵,每两天产一枚。它们也会积极追捕靠近的同类以保护繁殖区域。

【外型辨识】
剪尾王霸鹟以其独特的长尾和深灰色及粉白色的外观明显区别于其他鸟类。其幼鸟与西王霸鹟的幼鸟可以透过腹部黄色和背部绿色进行区分,更可与维达雀属区别于其尾长而呈黑色的剪刀形状。

【保护状况】
由于其广泛的分布和数量的常态保持,剪尾王霸鹟被列为无危物种。

【地理分布】
剪尾王霸鹟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及墨西哥。它们于春季在北部的广袤区域内繁殖,冬季则迁移至南部过冬。